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探析

2017-12-28 12:46陈欢
商情 2017年43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

陈欢

【摘要】意识形态概念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的概念,但他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第一次系统阐述意识形态概念的著作。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够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谈到“意识形态”概念,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系统、充分的阐述意识形态问题的著作,在今天成为人们理解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文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加深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加强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的一位思想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提出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奠基者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的佛兰西斯·培根,意识形态概念的先驱可以追溯到《理想国》里提到“洞穴隐喻”的古希腊大智者柏拉图。

特拉西于1796年创立了“意识形态”一词,他极为大胆地想创立一门能够为一切科学知识提供基础的观念科学,这门新的学科就是意识形态。这样一门观念的科学,将通过对人感官的研究,以及对由感官而来观念的细致分析,从而为逻辑学、政治学、道德理论、教育学乃至化学、物理学等提供保证。但因特拉西本人的共和主义政治立场,因此受到当时法国独裁政治家拿破仑的敌视。拿破仑通过把特拉西关于观念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扭曲为观念本身,从而把主张意识形态概念的学者说成是一群沉湎于幻想、不务实事的脱离现实之人。从此以后,意识形态概念由一个深受实证主义影响的、具有积极建设意义的概念,转变为一个脱离生活实际、备受嘲笑和鄙视的否定性概念。

马克思直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才第一次正式实际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原因在于,拿破仑式的、否定性的意识形态概念过于狭隘,马克思想要在多层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的概念,这是它满足不了的。总之,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为马克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含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态有两层含义。第一,指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第二,指一般意识形态,指观念的上层建筑,指阶级社会中用于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此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科学的一个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和特拉西都认为意识形态是观念的科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也具有哲学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开头,“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所宣告的,……”当时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哲学,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鼓吹这种哲学的人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家”。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形成的现实根源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里,马克思并不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有阶级的社会。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批判。意识形态成为一个否定型概念。所以,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有阶级存在的其他社会也会有这种现象:在物质资料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也会在精神上占支配地位。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有阶级存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会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得领导权。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存在绝对的独立性。没有独立发展的历史,意识是随着物质生产、交往发展的。意识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意识形态属于“观念”领域,更揭示了观念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世界生活过程”。换句话说,意识形态离不开人的生活实践,人的生活实践也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纠缠。人类的生活实践决定意识形态,并促进意识形态的发展。

认识意识形态要将意识形态放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放在实际的历史关系中,才能使之显露本质,才能真正克服和扬弃意识形态,找到一條超越意识形态的路。黑格尔诉诸绝对理性的自我扬弃,通过精神的自我救赎,在精神领域实现了完满,但这不能解释并解决现实实践中的一系列矛盾。马克思充分认识到黑格尔意识形态理论的缺陷,建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只有在人的历史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尺度上,才能真正理解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未来的超越之途。意识形态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意识形态学说的标志性著作。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思想对我国仍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潮中占主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引导和教育普及,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