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景亮 赵辉 王晓坤 王继发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比例21.27%显著低于对照组85.11%,而护理满意度95.74%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积极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ICU重症监护;应用效果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多为病情危重,失去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会因为环境、行为受限、病情及其他因素出现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恐惧等,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患者不良情绪状态还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本次研究对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择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按照依据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47例,年龄在2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59.06±4.57)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共47例,年龄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59.13±4.21)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重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含:①入室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入室前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入室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探视制度,提前告知患者插入管道。②心理护理,由于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对疾病及ICU重症监护室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加强封闭的环境因素和周边亲友的紧张因素等,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特征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患者兴趣爱好转移患者注意力,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③环境护理,环境是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注重调节病室的温湿度,对于病房内的物品需要摆放有序,观感上保持舒适,以增加患者愉悦感。④完善探视条件,患者病情随时在变化,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需求进行探视条件的改善,若患者病情穩定,则可以让家属在病房例陪伴。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不良心理状状态包含焦躁、恐惧、抑郁、绝望和不安全感。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满意,70分至89分为一般,6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率+一般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所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表示,卡方检验,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比例21.27%显著低于对照组85.11%,而护理满意度95.74%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
3讨论
临床调查可知,导致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为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在传统护理中主要重视疾病护理,对患者及环境则不够重视,不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继而影响治疗效果。而实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疾病、性格特征、需求等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如每天在护理时需要用温和的语言鼓励患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病房物品摆设依据患者需求简单进行装扮,并避免和减少光线、噪音对患者的刺激。若患者病情严重,则需要限制家属探视时间。若患者丧失语言功能,则需要通过文字、手势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本次研究对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比例21.27%显著低于对照组85.11%,而护理满意度95.74%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表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获得患者较高的认可。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能够获得患者的认可,减少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