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峰��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果参差严重,教学进度无法统一,提出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目标为出发点,从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和评价分层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反思,以探索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分层;评价分层
所谓“分层教学”是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上,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符合各层次的学习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辅导方案,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差异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起点出发,选择不同的速度,收获不同层次、数量的知识信息。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分层教学可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尤其有效。
一、 分层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课每周课时少,一般每周只有一节,时间少任务重。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家庭背景、智力发展、学习习惯、操作水平、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低层次学生可能无法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更不能去制订计划与设计操作方案,往往就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边缘者。而那些基础知识较好、动手能力强、思维又敏捷的高层次学生,又会觉得教学目标过于简单,教学速度过于缓慢从而失去学习的耐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违背了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弊端的产生,分层教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二、 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 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层次的划分,只有对学生层次的正确划分,才能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学会分层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因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目标,可将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是较弱层,学生是知识基础掌握、智力水平发展、学习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中层是中间层的学生,在知识基础掌握和智力水平发展等方面表现中等的学生,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的学生;高层是优等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且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对于三个层次的划分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对自己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在学生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对部分学生进行适当调整,在调整前有必要先征得学生同意之后,再公布分层结果。但这种分层结构不是永远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变动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方式可以是教师主动的调整,也可以是学生主动提出要求来调整。
(二) 教学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是能否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点所在,它首先要根据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再来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例如,在教授WORD自选图形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本要求,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①基本目标:学会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并掌握填充颜色。此目标针对低层学生,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②发展目标:掌握改变自选图形的边框线形和颜色,改变图形的方向。此目标针对中层学生,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后,对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地扩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③优化目标:学会用图形组合功能和叠放次序功能,能设计出有意义的图形。主要针对高层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使其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认知,还应注重学习潜能的升级。
教学目标的分层有利于教师一改传统教学过程中只设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实现根据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分层并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所决定,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有弹性地选择目标。同时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都必须根据“分层”要求来考虑。为了完成“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一些任务时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 操作练习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中多以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为主,一堂课中往往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到70%,可见操作练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应注重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在设计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分层进行设计。例如在练习指法时,对于不同分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练习目标:
能手级:指法正确,坐姿正确(适合于差生)。
高手级:指法正确,坐姿正确,盲打(适合于中等生)。
高高手:指法正确,坐姿正确,盲打,速度快(适合于优生)。
这样的分层练习目标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练习,并且鼓励低一级目标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在完成练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应当做适应的讲解,而对于一些非“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的交流方式。同时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局域网中教师端控制网络,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观察,或者在教室中巡视,对需要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 评价分层
反馈-矫正策略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特别重视的内容。因此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评价要根据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实施,更要在学生原有基础知识水平上进行量化比较是否有所提升,这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能以一张试卷或一次技能考核来定夺,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学生对自己作业的看法。通过反馈,教师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以便组织更适应“分层”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淡化学生对分数的追求,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能力上。
三、 反思与收获
(一) 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带来了提升,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是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使学生的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浓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提高自信。
(二) 在分层教学方式下,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知识传授者慢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愉快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 分层教学的教学对象分层具有动态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差异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四)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更需要相互合作。所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优生组与差生组学生的合理搭配,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搭配要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随时调整,让学生通过互助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五)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分层教学模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布卢姆.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2] 胡学增.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师大出版社,1990.
[4] 赵光明.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EB/OL].
[5] 陈燕飞.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EB/OL].
[6] 陈健.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尝试与研究[EB/O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