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斌
【摘要】本文围绕“创设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教育”阐述了三个观点: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教学生、让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语文教育是播撒真善美的教育。
【关键词】乡村学校 语文教育 学生发展 理解 有用 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042-02
创设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关怀。“适合的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乡村学校既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也缺少优质的教师资源,只有良莠不齐、基础较差的孩子,我们如何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呢?笔者23年来一直在乡村学校从教,寻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乡村学校最好的教育。
一、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教学生
很多年前,笔者向同事请教“蓄势”怎么理解,她告诉笔者“蓄势”就像是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这个比喻让笔者印象深刻,至今沿用。这位同事在解释时并不是用抽象难懂的词语来下定义,而是采用了笔者能够理解的方法。这让笔者思考,教学也如此,也应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教学生,从此,这一理念在笔者脑海里深深扎根。
(一)备课,是内化之后的哺育
语文的悠久绵长与博大精深,有时候让笔者感觉自己很渺小,就好像面对着汪洋大海,而笔者仅有一杯水,因此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或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需要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哪些是干扰信息,哪些是该了解的信息;可教与不教的,当教与不当教的……这些都该是内化之后的哺育。笔者教了23年书,但还是没能够拿起书本就上课。在讲授每篇课文前,笔者都要重新认真地备过。一遍一遍地读课文,力求读出新意,发现一些问题,才与教参教辅对比,作一些修正。然后制作课件,课件很简单,一般是几个要思考交流的问题,还有些是需要补充的背景材料等。检查是否备好课,笔者会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你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你怎么知道学生明白了?你怎么安排你的教学环节?
(二)“浅浅”地教语文
由繁至简,笔者现在的上课流程也很简单。首先让学生读一遍,交流一下感受,解决生字词。然后让学生再读一遍,思考几个核心问题,交流,发言。而后由学生提问题,交流,解答。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谈谈有什么感受并写下来。
为什么要学生去说、去写?因为思想是混沌的,说出来是清晰的,写下来才是准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听”,当时听懂了,可能一做题就会出错;如果让学生说出来,他的思维就理顺了,算是真正的理解;而当用笔写下来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归纳和梳理,答案就准确了。
(三)着重教些什么?
语文的很多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要给学生时间自己学,不需要老师讲太多;老师讲学生忽视的但对课文理解极其重要的内容及问题。例如《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感到陌生,所以教师就要通过补充伏尔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所处时代及思想背景的兴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读《我的叔叔于勒》,教师若是不能提示菲利普夫妇也是社会的受害者,是被金钱观念扭曲了心灵与情感的人,就说明对作品的理解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看懂一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读懂文章背后深邃的哲思,体会作者的情怀。所以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济南的冬天》)的闲适温暖,“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故乡》)的悲凉无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讲《致女儿的信》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再理解课文的观点,如此才易于产生共鸣,内化为个人的积淀。
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教师只跟学生谈词类活用的规律,学生便不容易理解。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读两三遍文言文,试着去翻译。翻译有困难的地方就是問题所在,这个困难的地方让他们想一想:我们曾经在哪篇课文中遇到类似的词或者这样的句子,它在那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什么用法,放到这里来合不合适,这样学生就比较好掌握了。
总之,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教学生,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二、让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
“教学”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理念的更新到位,更需要细节的具体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
(一)在试题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生喜欢上笔者的语文课,觉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完成学习任务。然而有一段时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后来笔者发现,一定要有适当的训练,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考试成绩与人文素养齐飞,教学质量与个人能力并重。
于是,笔者转入对试题的研究。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一遍遍尝试去研析试题,由答案去归纳答题要点,编撰适合学生的试题。如阅读题的设计,“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文章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题的命题思路,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是准确快速地设计阅读题的有效方法。“写了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命题的着眼点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一段或一部分,思路为:谁?——做(是)什么?“怎么写的”,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设题: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什么结构写的?按什么顺序写的?用什么手法写的?用哪些词语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强化作品思想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也是命题重点所在。三个问题,从内容到形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使答题者的阅读思维与答题思维一致。
总之,教师命题应立足于文本,找到关键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以宽严相济的评价培养思维习惯
笔者力求自己形成宽严相济的课堂评价。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宽严相济的课堂评价。
不少教师在课堂评价学生发言时,要么失之于宽,一味地表扬和肯定;要么苛之以严,不敲出“标准答案”誓不罢休。有时,对于一些只需要“理解大意”的问题,偏偏锱铢必较;而对于需要“字斟句酌”的回答,却又笼统应对。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课堂思维活跃而应试得分却不高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还有些教师一味强调师生平等,孰不知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不等于专业能力上的无差别。教学过程理所当然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放弃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职责,或者不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真的很难想象会造出什么样的课堂。
乡村学校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基础与阅读环境,几乎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语文学习而言是致命的。教师就要通过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规范。要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等,注重在具体细节上进行指导。
三、语文教育是播撒真善美的教育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完善的人、完美的人、完整的人)。美的力量远大于知识的力量。这个世界有一种充满吸引力、永不衰老的东西,那就是美。語文教育也是播撒真善美的教育。
(一)让作文播撒真善美
作文课也应该是种植与播撒真善美的教育课。贫困山区乡村学生阅读的缺失直接导致他们作文水平低下,鲜有富有美感的佳作。学生怕写作文几乎是绕不开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弥补工作有很多,比如提供阅读材料,开设课外阅读课、美文鉴赏课,列出读书清单,引导 学生积累精彩语段并作赏析……
至于作文评价,要作一些改变。如果学生的作文只有教师一个读者,三年下来,学生还有什么写作能力?笔者已经有很多年“不改”学生的作文了,但是在“不改作文”上花的时间和心力相当多。首先,教会学生怎么改。有一些硬性的要求,例如找出好词好句并作批注,改正错漏之处,总评指出文章的三个优点、两个缺点。其次,谁改谁的作文也要考虑一番。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机发放,二是有所选择。“随机发放”让学生珍惜缘份,“有所选择”利于改作文的同时也在帮助学生学习写作。如细节描写欠佳的学生,选择细节描写好的文章让他改;构思欠佳的学生,选择构思巧妙的文章让他改。作文改好后,还要让批阅者与作者交流,老师还要在全班进行讲评。
这样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读者不只是教师一个人了,有可能是班里任何一名同学,学生就不敢掉以轻心,写作时就很慎重(毕竟都是情窦初开而内心敏感的孩子)。有些学生的批改让人很感动,满纸写得密密麻麻的,评语几乎和原文等长,溢美鼓励之情溢于言表。如此既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增进了情感交流,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谊。
(二)在俗世里站成一棵树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爱听你的课,爱上你,并最终爱上语文——一辈子都爱。笔者多次听到他人转述的话——孩子们说第一眼看见你就喜欢,就想亲近你,希望你能教他们的课,如愿成为你的学生时欣喜若狂……尽管有时笔者也觉得自己老了,然而,语文所蕴含的优雅、知性、美,永远不会老去。所以,笔者会尽力保持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丰盈。笔者想在尘土飞扬的俗世里站成一棵树,告诉孩子们要为自己的精神负责,去掉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身上的精神种子,让我们可以呼吸高山空气,可以扬眉吐气!
七年级时他们不懂,八年级时似懂非懂,到了九年级他们就认可了这样的思想。笔者不遗余力地灌输,毫不吝惜赏识那些稍有才气、个性、思想的行为表现,学生就越来越有思想,越来越懂得美,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形成一种又敬又爱的情感。
不能不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和语文老师是一个学校品质的主要建构者。“你是什么,语文就是什么;你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你有多美,语文就有多美。”从某个角度来说,语文老师怎么样,乡村教育就怎么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注: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课题编号:16XM2005027ZB)的研究成果。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