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丹��
摘要:寓言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篇幅短小,内容活泼生动,又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因而在语文教材中比较常见。寓言故事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感悟其中深刻的道理,同时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实践并加强,阅读面和视野得到拓展。
关键词:寓言教学;形象;寓意;言语实践;拓展阅读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寓言,就是含有寓意的言语,借助形象来说明道理。寓言故事往往简练、有趣,符合孩子的心灵和兴趣,在孩子喜欢的故事里,往往蕴含着成人想要传达给孩子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学习寓言故事,无疑能让孩子在积极的阅读中吸取文化精髓,让孩子们更聪明,更善良。本文通过研究寓言的文体特征,探讨小学阶段教材中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寓言故事的教学质量。
一、 趣味读演,品形象
寓言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着孩子们。孩子的天性爱动、爱玩、爱模仿,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点天性,激发孩子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寓言中的形象时,应该考虑学生活泼的天性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采取生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走近寓言中鲜活的形象,使他们对其产生真切的感受。“读读演演”能让孩子在朗读和体验角色过程中感受故事内容,品悟形象,从而对文本有更深的了解。
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有位老师就是采用了“读读演演”的方法来感悟寓言中老虎和狐狸的形象。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時,老师分了两个步骤,先是指导读,再指导演。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老虎的两个动作的词:东张西望和半信半疑。请学生读词,并及时评价:“读得很好,但是如果速度能慢一些,加一点怀疑的语气会更好。”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生能把老虎半信半疑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在读好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孩子演。老师先指导孩子演好“东张西望”,让孩子来做做这个动作,学生马上就做出了东张西望的动作,速度比较快。于是老师趁势边模仿孩子的动作边问:“这是老虎吗?”学生都笑着说不是,这像猴子。接着老师追问:“那老虎是怎样东张西望的呢?谁再来做做这个动作?”这样一来,学生的表演就到位了。接着老师通过引导孩子走进老虎的内心,用采访的方式问孩子:“老虎老虎,你这样东张西望在看什么呀?”通过这种形式的品读,学生能体会到当时老虎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的矛盾心理。在接下去的表演中,学生眯着眼睛,左看右看,一脸疑惑,将老虎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揣摩、表现老虎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理解文本、把握形象。
二、 多个角度,悟寓意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种哲理对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寓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寓意,更深层次的要求是能让学生用所学得的寓意联系生活,指导生活实际。我们在教学之中,要把握寓言的理性特征,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在寓言学习中变得更加睿智。
(一) 于文尾处弄懂寓意
入选教材的寓言,有些在文章的篇末有一句简单的议论,让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寓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在充分朗读体悟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狐狸和葡萄》,在写完故事后直接用含有揭示寓意的结语:“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的结尾:“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二) 文章中探寻寓意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寓言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不直接点明寓意,而是把寓意蕴含在故事中,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探寻、思索。这些故事常通过矛盾来警醒读者,这种矛盾不是人物之间的,而是故事主角的意图与故事结局之间的矛盾。在这样有悖常理的反差中,达到其教育性和讽喻世人的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故事中的矛盾之处,引导孩子从具体的故事内容中,抽象出故事的寓意来。比如《揠苗助长》这一则寓言,宋国农夫的本意是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把禾苗拔高点,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禾苗全都枯死了。这样的故事有悖常理,显得荒唐可笑。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抓住这个矛盾,引导学生讨论农夫的意图与结局相悖的原因,学生就能在这种反差中,推导出把禾苗往上拔反而会让禾苗枯死,所有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 链接生活领悟寓意
寓言故事大多源于生活,往往通过艺术化的夸大和渲染来影射生活,唤醒读者的生活积累,使读者从中获益。因此,寓言教学应积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链接,让学生读到寓言中的形象和事件后,能自然地与生活实际中的现象进行感受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寓意。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一年级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可以从课文走向孩子的生活:“小乌鸦通过动脑想到了喝水的办法,那小朋友们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将思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寓言所要传达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学活了语文。
三、 言语实践,促表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小学寓言教学要重视言语实践训练,如创编故事、续写故事、复述故事等。但这一切都要顺应学习要求,顺应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
(一) 复述
故事是寓言的主体,故事又是需要流传的,因而,学习寓言故事,要注重培养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我们可以发现,在苏教版教材中也表现出了对故事的讲述价值的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整篇故事的复述或只复述故事的一小部分。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让学生看图选择词语讲述故事的一部分,即少年向吴王讲述自己“打鸟”时看到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复述寓言故事,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寓言的认知;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活了语文。endprint
(二) 续写
在一个个寓言故事中,总会有很多个“如果”在孩子们的脑海中闪现,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孩子续编寓言故事。例如,在教学《乌鸦和狐狸》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编故事《乌鸦再遇狐狸》,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力,乌鸦可能吸取了教训不再受骗了,也有可能仍然会受骗,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在学习了《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后,试着让学生为故事中的人物写写反思。这样的方法,既锻炼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又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锤炼。
四、 随文而拓,展视野
(一) “文”“白”对读
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都能够在文言范本中找到故事的原型,两种文本各有特点,现代白话文的语言故事简单易懂,文言文的语言凝练隽永。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在熟知白话文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可以引进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进行“文”“白”对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时,可以引进文言版《意拾喻言》中的《狐与葡萄》《鸦狐》,让学生在读中不断积累语言。
(二) 同类比读
在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虽然人物角色不同,但却表现出了相同的特点。比较两个不同故事的相似之处,可以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类寓意差不多但故事不同的寓言,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视野。
我们还会发现同一个角色会出现在多个寓言故事中,比如狐狸这个角色,在《克雷洛夫寓言》中出现了十几处:《狐狸和乌鸦》《蝉和狐狸》《悔过的狐狸》等。这些故事中,虽然角色都是狐狸,但在不同的故事中代表的形象却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一角色不同的寓言,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三) 以篇带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寓言故事有些出自国外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有些则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左传》《战国策》等。在教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中外经典书籍。比如,在教学完《鹬蚌相争》后,可以告诉学生,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我国古代历史典籍《战国策》。我们熟悉的成语“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都出自这部书,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国学经典润泽孩子的心灵。
寓言有它独特的教学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寓言故事的文体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和文本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感悟其中深刻的道理,并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视野,从而让学生在寓言这片沃土中汲取养分,变得睿智、善良。
参考文献:
[1] 唐霁.童话寓言及其教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 李吉林.创设情境教好寓言[J]課程·教材·教法,1995,50:51-54.
[3] 孙建国.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寓言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5)77-79.
[4] 陈蒲清.寓言教学与思维素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6):63-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