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长
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周德长
目的探讨比较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过程中应用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需院前实施呼吸支持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插管方式将其分为喉罩插管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喉罩插管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为(17±6)s,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的(64±10)s(P<0.05);喉罩插管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00.0%、48.1%,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的55.6%、22.2%,喉罩插管组的气道损伤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罩置管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急救中可有效减少插管操作时间和气道损伤,增加一次置管和复苏成功率,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喉罩置管;气管插管;重度颅脑损伤;昏迷;院前抢救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及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等是颅脑外伤主要致伤因素[1],颅脑损伤是造成患者重伤和致死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于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病死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2],院前急救处理不当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抢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同时可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3],开放气道和保持气道通畅是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首要抢救措施。相关研究显示,在危重患者受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到有效抢救可提高其抢救治疗效果[4]。气管插管是临床中最常用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抢救技术,尤其是对重度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但气管插管禁忌较多;喉罩是一种新型的通气装置,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喉罩具有并发症较少、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及耐受性较好等优点。本研究就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院前救治需实施呼吸支持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拟定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分类标准(伤后原发性昏迷超过6 h或在伤后24 h内意识障碍恶化再次昏迷超过6 h)[5],排除经院前抢救无效病死患者。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分布:<25岁7例,25~65岁37例,>65岁10例;受伤原因:29例患者为交通事故,17例患者为工伤事故,8例患者为钝击伤;损伤类型:挫裂伤21例,15例硬膜外或下血肿,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出血破入脑室;单纯颅脑伤22例,合并多发伤32例;入院哥斯拉昏迷评分:3~8分39例,<3分15例。根据插管方式将患者分为喉罩插管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抢救方法所有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插管前均予以心电监护、吸痰及给氧等护理,并向患者家属讲解对患者此时予以呼吸支持及进行插管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属插管存在的风险并征得其同意后再实施插管操作。对于拒绝插管患者予以静脉滴注马来酸咪达唑仑0.05 mg/kg和丙泊酚1.4~1.8 mg/kg。气管插管操作:均在咽喉镜下对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并将其咽喉、口腔控制平行,将喉镜从患者右边口角放入口腔中,缓慢移动直至中间部位,将喉镜片尖端从舌背方向移至舌根,到达合适位置后将患者会厌向上提起暴露声门;选择管径合适的气管导管备用,右手将气管导管握住并轻柔向前插入,经声门插入患者气管(插入深度超过声门深度5 cm左右),插管时密切注意患者呼出气流强弱程度,导管进入阻力变小、可明显感觉患者呼出气流,说明导管插入成功,通气成功指征为气囊通气时患者胸廓起伏较明显,双肺部均有对称呼吸音,再将喉镜退出,于患者上下齿之间放入牙垫,固定好导管位置。注意在为患者选择导管时7、8号类型适用于成年男性,6、7号适用于成年女性。
喉罩置管操作:采用盲插法将喉罩置入,先排除通气罩内空气再在通气罩背面和上尖部位涂抹润滑剂,用左手将患者头颈呈轻微后仰状态使口腔打开,对其分泌物进行清除,右手将喉罩通气管握住插入患者口腔(喉罩通气口放在朝前部位),将喉罩沿舌正中间向后推入咽喉感觉到明显阻力无法再继续推入时结束,向通气罩内充气20~25 ml,再用宽胶片将喉罩固定,接通呼吸机人工通气,听到患者呼吸声表示插管成功。为患者选用喉罩时需注意:成人适合用3、4号类型喉罩,体重超过60 kg使用4号类型,本研究患者均使用4号喉罩。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率及复苏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试验数据经整理后均输入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均采用百分比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喉罩插管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均显著高于气管插管组,气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损伤率及复苏成功率比较
重度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中致使患者病死的重要原因,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6],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大多存在气道不畅通、误吸大量血性痰液等现象,引发颅内压升高而加重病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抢救时必须先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需及时有效地进行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可保持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能辅助通气,还可达到防治误吸、通气供氧的效果[7],为患者的安全转运提供充足的保障,还为后续治疗赢得充足时间,保证气道通畅是扭转患者病情的最重要方法。喉头急性炎症及严重水肿患者使用气管插管易导致炎症扩散,不宜行气管插管;鼻咽部血管瘤及鼻息肉患者也不宜行气管插管,因此实施气管插管有较多禁忌。由于部分患者颈部粗短、尖牙过长、下颌短小及缺氧导致肌肉痉挛,声门暴露困难,且急救地点常于患者家中或公共场所,急救现场有较多群众关注急救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于是导致医护人员在紧张抢救条件下很难一次性顺利完成插管,造成群众或家属质疑医院和医生医疗技术;且人体咽喉部和气管有较多神经,气管插管在喉镜和导管置入过程中会触碰患者会厌及声门等组织,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及心肌耗氧量,极易诱发或加重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心肌缺血而加重病情。尤其是一次插管未成功需进行二次或多次插管的患者,由于插管对会厌及声门等组织的触碰和刺激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气管损伤,同时可对降低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增加损伤率、延长插管操作时间。
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装置,组成部分有套囊、指示球囊、充气管、喉罩插管、充气阀、仪器端接头,实施喉罩插入后患者并发症少、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喉罩置管多应用盲插法,在置管过程中无需暴露声门,操作简单便捷,医护人员经短期培训则可完全掌握操作技巧,若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衰竭时可于院前快速建立并保持有效通气,为后续治疗赢得充分时间[8]。喉罩置管法较少使用喉镜及肌松剂,在置管过程中对患者体位要求不严格,在实施置管时对实施时间和实施地点不限制可增加一次插管成功率。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抢救采用喉罩置管具有较强应用性,但在实施喉罩置管时需选择合适喉罩型号,并注意使用前的消毒和有无漏气现象,若使用时间较长为避免患者有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现象需每1~2小时放气3 min[9]。
本研究结果显示,喉罩插管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均显著高于气管插管组,气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提示喉罩置管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急救中可减少插管操作时间,同时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一次成功置管率高,还能减少患者痛苦和气道损伤率。
[1]英义.18例重型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86-87.
[2]胡艳红.重度颅脑损伤28例院前急救体会[J].临床荟萃,2015,15(60):156.
[3]晋年蕊,程中华.重度颅脑损伤52例院前急救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1137-1138.
[4]王亚红,范迎宾.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7,36(7):71-72,75.
[5]梁金虎,石克.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29(1):95-96.
[6]谭丽华.56例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207-208.
[7]何志峰,陈勤汉,莫卫忠.院前急救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呼吸新博骤停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11-12.
[8]中国急诊气道管理协作组.急诊气道管理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6):484.
[9]原宇宙,郝永莲,王旭升.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61-263.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2.040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周德长(1976.5-),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腹部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