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摘 要: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率,而且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育改革 创新策略
在高中各学科中,政治学科是文科生的必修科目。在高考中政治考试分数占据较高的比例。由于政治学科许多知识都是抽象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厌倦感,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政治学习成绩。为了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要推进高中政治教育策略的改革创新,以便于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学习效率
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多个方面。但由于政治课教学时间和课本篇幅是有限的,有些抽象的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的。[1]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一些实际情况案例,生动形象的呈现理论知识,并且用有趣的语言讲授,帮助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讲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公平”是学生很有可能每天都听到的,但是如何了解“公平”概念呢?多数学生认为公平就是平均和平等。这时,若教师完全照搬课本进行讲授,学生就难以充分理解“公平”概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引用一些现实生活,采取提问的方法逐次深入,加以正确的引导。又比如:“平均主义是指什么?”“差异存在是否就一定是不公平的。”[2]再根据一些实际案例,包括择费问题等等,经过这种点拨,就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公平”理论变得生活化,教师再科学的处理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减少政治理论知识的难度系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全面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
因为高中生的知识存储是有限的,思想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学习高中政治知识时容易碰到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时会产生一些误差。[3]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分析问题,让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比如:讲解“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对外政策”时 ,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个深奥问题的回答是不符合的,或者各种想法。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举出一些国际时事的例子,和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准确认识国际关系,进而促进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所以知识学习中必须要依靠兴趣进行高效的学习。[4]首先,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认知,以便于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课堂中学习知识。高中政治自身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许多内容都是较为抽象的,在复杂的知识讲解中,若没有学习兴趣作为支撑,想要推行课程教学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不需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喜欢学习。
比如:讲解“树立正确消费观”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昨天、今天、明天》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围绕这个材料探讨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到材料分析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通过从发言中对知识有初步了解,也可以更加正确的把握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5]若学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仅仅将其看作学习压力,教师就必须要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结 语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师为了可以真正实现高中政治教學目标,提升教学水平,必须要立即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海泉.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8):380-381.
[2] 王静.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92.
[3] 王锡琼.浅谈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01+107.
[4] 周永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86-87.
[5] 潘超.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要权衡利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