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安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缺少文采,语言贫乏。听说读写是学生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要从基础培养,从细节入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语文老师要加强阅读和观察指导,督促和鼓励学生们勤于动手,加强练笔。初中生阅读书籍较少,生活经历又很简单,老师要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尤其是名著,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 写作 名著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国在中考这一环节中,在语文考试科目中已经将名著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一些地区还加大了语文考试科目中名著阅读的难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老师要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也是阅读能力的外化和应用的具体体现。
一、初中课外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
(一)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
因为生活时代的不同,大多历史的痕迹只能通过名著体现。通过阅读名著中提及的很多景象和事件,可以帮助初中生了解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域的生活习惯和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日常行为,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状况,并且最终的结局预示着必然灭亡的封建社会。又比如,通过《格列夫游记》,可以了解当时英国的基本生活状况,这篇小说充斥着对英国议会政治的讽刺和对反动宗教组织的批判,受苦受难的终究是人民。格列夫宁愿与马为生,也不愿意再次做人,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极大讽刺。作者通过小说对现实进行深刻批判,代表了劳苦大众对新社会的期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阅读,让学生们正确认识了历史的发展,在写作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和借鉴。
(二)可以促进开放性的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写作思路
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局限于课本,学生只会对课本上出现的情感进行套用,如果课本没有涉及,学生就无从参考。通过阅读一些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情感及文学知识,可以很好的补充课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综合发展非常有益。课本知识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禁锢了学生思想,名著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开放性学习。在阅读名著过程中,可以无限扩散自己的思维,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写作的思路和以后更好地发展。
(三)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汲取写作养分
阅读是一种吸收,而写作是一种倾吐,倾吐是否得当,与吸收有很密切的联系。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写作能力很强。读书少,肚子里没有墨水很难写出好文章。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吸收更多的知识,再写作中可以更容易的倾吐。对于泛读的课外书籍,老师要引导学生放在语言积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对于精读的课外书籍,老师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引导学生良好阅读。老师要收集齐初中教材要求的课外文学名著导读的所有书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作为学生阅读的基本课程。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向学生提供好的作品,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史记》是一部史书,也是不错的文学读物;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全方位地记录了法国当时的历史、人文、社会风貌;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是全景式地反映了社会历史面貌。学生在深入阅读这些作品时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地域风情、人文风貌、风俗习惯、思想理念等,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扩展了自己的视野,汲取了写作养分。在写作中,通过阅读形成的思想格局和知识积累可以更好的运用到文章中。
二、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一)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更好的锤炼语言文字
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掌握语言的用法。文章好不好可以体现在文章的文采上,文采依靠的是积累。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辞藻和词语搭配,对语句表达方式的认识更深刻。使用怎样的词语和怎样将这些词语用何种方式组织出来。前者涉及用词,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读可以使学生在用词和成句上有潜移默化的提升。比如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和《繁星 春水》两部作品,给我们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文本,老师督促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适时的写读书心得,让学生分享阅读,聊聊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读的越多,脑子里的素材越多,写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掌握篇章的规划能力
好的文章除了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还有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主要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初中学生非常缺乏这种篇章规划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的精读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塑造阶段,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可以启发学生见解,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比如,在阅读《水浒传》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水浒传》中的一些英雄人物是否符合中国古代的英雄观?举例说明。再让学生探讨,当代社会的英雄观与书中人物有那些相似之处和区别?讓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再作总结,让学生客观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英雄、道德的要求。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维度,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身上分析名著中的价值观念。在写作中就可以很好的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让文章更有见地。
总之,我们可以将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相互结合起来,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又能够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让课外活动成为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沃土[A]. 林艳玲.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C]. 2016
[2] 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创新[A]. 刘玉梅.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3]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探讨[A]. 张薇薇.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