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培养新型人才成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部分,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突显,为实现高中教育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課改 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42-02
当下的高中学科教育,以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大趋势,旨在培养具备学习愿望、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型人才。高中生物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承担着自身的责任,理应秉承本学科的宗旨,帮助学生具备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实现新课改的追求贡献一份力量。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生物教学多年的高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总结出一系列突显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一、善于倾听,培养科学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指的是我们对自己观察到的各个生命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和理解之后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是经过实验考证之后所产生的科学观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建立生命观念,首要前提是保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识,只有对知识点驾轻就熟,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耐心讲解,也要在课后时间严谨而合理地布置学习任务,耐心而有序地敦促学生牢记课本知识,并做到灵活运用,使知识成为意识,扎扎实实地掌握。
接下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抛开知识点,去倾听学生对于当下的生命世界的理解与看法,并能做到敏锐地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积极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观念。比如“人类是如何进化的?”这一普遍的问题,或许每个学生都能给出课本中那样正确的答案,但在他们的表述中,完全可以窥探到他们在思维意识中所包含的生命观。发现它并修正它,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二、耐心示范,训练理性思维方式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僵硬地灌输给学生们,还包括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提供科学而有效的理性思维模式。
生物是一门科学,它不同于语文这样的学科,要想学好,必须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所出现的感性、情绪化的思维,而是一种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和倾向,以知识内容为全部依据的思维方式。要帮助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过程时刻秉承并运用这一方式,并能够鲜明地体现出来,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明确的感受并能够有效地吸收,使他们自己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形成习惯,持续受用。
三、多样教学,启发科学探究的热情
生物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其中的知识不仅出现在考卷上,同时也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最普遍的就是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这些基本现象,完全可以通过生物学知识来进行具体而透彻的解释。当然,要使学生们具备科学探究的愿望和能力,不能只驻足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应该多样地提出一些新鲜而生僻的问题,交给学生来进行解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之余,频繁关注日常生活,敏锐地察觉某些生活现象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特质,再将其适度转化,拿到课堂上去提问。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或传授相应的研究和解决方法,使他们在解答问题时不至于盲目困惑以致丧失兴趣和信心。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对教师的方法言听计从,反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具备自己独立的解决方法,并尽可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这对于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
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能够完善自身的人才,还应该是具备社会责任感,愿意以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站在生物学科的立场上,我们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是基于自身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积极地面向社会去宣扬健康的理念、环保的观念和科学的态,为社会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使学生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首先在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与修正,使其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社会进步为己任,并愿意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教师还应该保证学生对社会的热情和贡献,是建立在科学而且正确的基础之上的,不能使学生仅凭一腔热血,却将一些错误的观念传达出来,那将适得其反。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丝不苟,尽可能地全面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发掘其特点,发觉其不足,弥补其漏洞,这是我们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和态度。
综上所述,新课改作为当下的教育趋势,要求我们教师为社会培养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新型人才。我们自然要当仁不让,以此为自我要求,不仅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3-03-15
[2]李小平.《浅谈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生物教学》[J];《改革与开放》,2009-09-15
[3]陈尚万.《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J];《教师》,2017-02-15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