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格教学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2017-12-27 15:27蒙淑婷李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6期
关键词:微格教学课堂提问思想政治

蒙淑婷+李莉

【摘要】提问技能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微格教学中尤其重要。但是在微格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升其课堂提问有效性非常必要,值得广大教师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微格教学现状的了解与反思,从微格教学和课堂提问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微格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效性,凸显巧妙运用提问技能对于提升思想政治课微格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格教学 课堂提问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85-02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

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使课堂更为精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课堂的质量。同时,它强调技能的示范、反馈和评价环节,促使师生在双向互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微格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旨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的实质是通过一个有控制的系统的学习,使受训教师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过程。

二、课堂提问的内涵及其特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思考,为了给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脚手架。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思想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讲课时提问得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豁然开朗”的情境。

微格教学在初期被认为是一种简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更高了,微格教学的要求也更加高,要求教师在微格教学中精简用词,语言严谨,富有逻辑,另外对教师的体态、表情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提问技能作为教学中应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一种基本教学技能,在微格教学中的教学问题要设计得精炼有效,才能达到微格教学精简课堂的要求。尤其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精炼简短的课堂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广大的在校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学会在微格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设计优质的教学提问环节,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三、微格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缺乏目的性

通过对我校及其它师范院校的观察与调查,笔者发现当前的大多师范院校在微格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环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一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对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学情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未经过精心设计而随口提出的问题,发问不少,但收效甚微。这就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措辞随意性比较高,往往指令不严谨或表述模糊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有时甚至需要教师多次重复问题的内容。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提问题时命令语气太重,使问题太过生硬,课堂缺乏美感,也较难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究其原因,笔者認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在教材分析上,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抓准教学重难点。二是在学情分析上,问题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三是问题的措辞模糊不清。问题设计一旦忽视了这三点,课堂提问很可能就是无效或低效的。

(二)课堂提问流于形式

在微格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为了很快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教师设计的无障碍性提问,即所提出的问题没有难度。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多且大都是有关事实、回忆或者知识的,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上,学生无需经过思考就能立即回答,或是学生被动回答,回答问题的人数少且比较固定,这样的提问都是“为问而问”。甚至教师要么很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他们经常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被动获取新知;要么就是让学生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设置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因缺乏思维深度而简单乏味,忽视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从而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整个课堂表面上看轰轰烈烈、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长期下来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学生很少或几乎不提问……

(三)课堂提问缺乏创新性

学生的答案的精彩往往源于教师问得好,问题的水平决定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在微格教学中,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教师的提问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大部分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有关事实、回忆或者知识的,处在较低的认知水平上。此外,教师易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提问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直接提问和正面提问为主;提问的类型比较单一,角度不够新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缺少对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意识或者不知道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另一方面,教材或教师整理的材料替代了学生的思考,以致很多看起来高水平的问题实际上只是低层次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提问,即简单的记忆或回忆性问题。而忽视了高层次的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和评价水平等方面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停留在识记和理解教学知识点的层面上,不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情景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由于问题过于俗套,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endprint

(四)学生缺乏质疑提问的勇气

课堂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和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可见,教师并不是课堂提问的唯一主体,学生提出问题也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笔者在调研观察中发现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要都是教师提问,然后学生被动回答问题。受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传授知识的为中心,自身问题意识缺失,缺少质疑提问的勇气。长期下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及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这个问题已经被许多专家学者提出来很多年,也受到关注很多年。然而,学生不会问问题这个缺点却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

四、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追求质量

“精心设计”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确定提问内容。在课前,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使每个问题的设计和提出,都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性来设计问题,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尽量避免即兴提问、随意发问。此外,教师还要事先将各种不同地回答方式整合到备课计划中,以此来打破传统的常见的口头问答的模式。

“追求质量”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精益求精,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又能紧扣教学目标。由于微格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中的提问不宜过多。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应将设问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例如“为什么要实现收人分配公平,请谈谈你的看法”更加直观、明确。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对提问的问题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做到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此外,提问时应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逻辑,一语中的,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所提的问题。

(二)把握时机,适时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己进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环顾全班,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给出一些非语言的暗示或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此外,教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理解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和点拨。对学生答问的情况,教师要恰当地进行总结评价。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给出明确的问题答案,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强化;同时,也对学生在答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特别是对答错的学生不宜简单否定,要热情加以引导。

(三)打破陈规,勇于创新

在微格教学中,教师要打破陈规,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应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提问形式和表达方式去提问,使提问具有新意和神秘感,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问题设计既要有低级认知提问,又要有高级认知提问。提问的广度和深度要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把学生思维引向新的高度的,促使更多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又如运用发散式提问围绕着同一个材料、同一个问题的分析或解决,借助“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形式,设计教学提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教师首先要善于调动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挑战”就是鼓励学生跟自己辩论、讨论,在相互争论中得到对问题的认识,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注意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创造思维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要学会运用创造性发问技法提问,盡可能多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尊重、平等的态度“洗耳恭听”,然后通过“细问”、“追问”、“加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进入学生的认知情境。总之,提问应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忆与建构、与学生共同完成对知识探究的过程。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和想像力。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提问的艺术并学会合理巧妙地运用提问技能,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胡田庚,赵海山.新概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1.

[3]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陈旭远.教学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优质提问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秦未.构建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103.

[7]郭华英.谈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J].才智,2015,03:238.

[8]张海珍.基于简约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技巧研究[J].求知导刊,2015,06:112.

[9]彭晓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蒙淑婷,黄冈师范学院2016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李莉,黄冈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格教学课堂提问思想政治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实效性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