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课堂实践

2017-12-27 02:53徐文富余文英
考试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学以致用

徐文富+余文英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技术并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其学科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相关的生活现象从而贯穿相应的知识,让生活和信息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实践

一、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教学中,创设可以触发情感的情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激发学生求知欲,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化抽象为直观具体的内容,把新知识引入到旧知识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闽教版小学三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雨过天晴,我来画云、雨和太阳》“认识‘画图”的教学中,要学习画图程序中各种画图工具。老师可以在介绍这些工具之前,先利用实体教学工具或者学生自带的铅笔、橡皮等进行场景对话。上课前,老师举起手中的铅笔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画,大家知道画画除了铅笔还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吗?”然后让学生举起自己有的画图工具,并且大声地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并且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进行实体工具的展示之后,老师适时进行补充,并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学习认识画图程序上的工具,并介绍其功能及方法。有了生活化情景的铺垫,学生瞬间认识了“画图”软件。使繁琐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学生自然学得津津有味。

二、 引入生活化实例,化抽象为形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相对抽象枯燥。在小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能力下,教师应尽可能的以生活为依托,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注重不同学生的差距,提出科学适宜的生活化案例,才能让全部学生进行用心思考,实现下一步的讨论和探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其实已经包含了大量新奇的信息技术知识,这能促进学生有效降低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陌生感,能够极大限度的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如:程序、操作系统、软件、文件夹等等。这些固有名词,学生非常陌生,经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请同学们打开“我的电脑”,打开“D盘”,打开某某文件夹下的某某文件。学生纷纷问:从哪里打开?什么“文件夹”?同学们对英文字母总觉得陌生,所以计算机术语就觉得不懂,不免产生排斥心理,听不懂,不知从哪里下手。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电脑就好比一间大仓库,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许多大房间,每个房间又可以放许多箱子,箱子里可存放许许多多的文件。大仓库就好比“我的电脑”,房间就好比“D盘”“E盘”,黄色箱子就好比“文件夹”,当然箱子里还可以放“箱子”。经过这样打比方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对计算机术语亲切起来,明白了其中的归属,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 解决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技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以问题为开端,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活大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及学习动力。

五年级上册刚学完演示文稿应用,班主任语文学科教师准备开个主题队会,主题是“怎样的我”,要学生结合生活图片在班上自我介绍,展示自我。队会结束布置了篇习作《的我》,接到任务后,部分学生愁眉不展,不知运用什么办法展示。作为这个班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我便引导学生用幻灯片来演示,边演示边介绍。学生们就纷纷回去查找成长的相片,确定主题后,同学们用智能手机重新拍摄。有的同学还直接去拍现实的照片、视频。因为要把相片插入到幻灯片中,有些要进行裁剪、剪辑处理,这时又把学过的图像处理及“美图秀秀”等软件应用起来,最后制成了丰富多彩的“渐渐成长的我”“能干的我”等幻灯片。

四、 开展生活化实践,让生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以促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信息技术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架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如:教学《查找资料》一课后,正巧语文课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布置了查找圆明园资料的作业。此时学生就可得心应手地运用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查找信息。学以致用,學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又如,在学习“学会发送电子邮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给亲人、老师、同学写写心里话或发送图片等。这样既能检测学生实际操作的水平,又能考验学生应用知识、转化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五、 利用生活化内容,检测评价学生。

在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要做到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和有效的教学建议,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评价时,尽可能结合实际应用的题型,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来考察、检测他们,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文字题。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找到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15课《晒晒我们的作品》主要是Word的学习告一段落,既是对Word学习的总结,又是一次展示与检测。此时可引导他们配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进行主题电子小报的编辑,开展一次电子板报的比赛,主题可定为“爱家乡”。我校地处武夷山,可制作“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的特产”“武夷茶文化”等主题的电子板报。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即使无言,也是对学生有力的鞭策,有效的引领,能真正检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将教学引向深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是教育信息化,生活信息化的产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呼唤信息技术生活化,同时信息技术的生活化,使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应用,把理论学习放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化中学习、检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
培养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思想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培养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以致用的研究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