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董锐
摘 要:隨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倡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下文我们就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 阻碍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的原因
1.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会采取对应的教学政策,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所学数学知识难度较高,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其他科的学习和数学知识也紧密关联,因此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灵活。然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长期学习枯燥乏味且简单的数学计算,逻辑思维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逐渐开始厌烦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更别说积极参与到其中了。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何谈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培养。
2. 由于差等生长期缺乏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会觉得多少有点吃力。很难自行答疑解惑,所以可能会求助其他同学,而有些同学渐渐放弃了对高难度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越来越低,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减弱。
二、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来说,看重的并不是学生学会多少书本内容,虽然这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解题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负责激发学生的思路。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教师切忌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更不能把教学宗旨定义为狭义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消除学生害怕答错的疑虑,渐渐的学生的自信心就能够得到提升,开始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中,进而有了自主创新思维的开发。学生数学成绩差可能不仅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差,造成偏科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关系。教师不应该吝啬鼓励和表扬,也许教师的一句无心之语,就会打击或者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再怎么说也只能起到侧面的影响,真正决定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式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带入式教学,教师要试着创造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那种无形的美,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学生被动参与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更加直观形象。我们可以拿橡皮泥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切割法和填充法将其拼接或补充为一个直角四边形,计算直角四边形的面积就可以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其中用到了转换思维模式,这就是创新教学渗透的理念。
再比如,在学习如何推算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在圆锥中装满水,倒入圆柱,重复这一过程,最后我们会发现,倒了三次水以后圆柱就满了,因此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创新教学,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正序思维,借助一些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
3. 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分析了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发现小学学生对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概念不感兴趣,而对直观形象的视频、图片和音乐更容易接受,这些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现代科学领域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运用好这些教育产品,对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小结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学生创新意识形成阻碍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阻碍小学数学课程中创新式思维形成的因素主要是学校体制的缺失。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包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
参考文献:
[1]张彦宁.浅谈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6.
[2]王成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