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若干思考

2017-12-27 23:19曹娜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曹娜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身教胜过言传,积极的文化熏陶勝过冰冷的教条约束,综合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很多学者把优秀传统文化重建工程比作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样的比喻不免让国人为之振奋。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可以考虑设置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教育评价机制中突出它的地位,是否可以考虑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集团化管理等,这些是当代教育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谈及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关系,笔者意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传统文化的淡化历程谈起。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历程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发展历程要从清末开始谈及。清末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教育行业里便出现了“新式学堂”,那个时期的思想政治课程叫做“修身”科目,有的学堂也会开设“伦理学科”,但伦理学科的授课内容多为引进的欧美资本主义内容。修身科目的内容基本沿袭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大政治抱负为方向,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的结合还是相当紧密的。在那个时期《论语》、《孝经》以及程宏谋先生的五种遗规担任着思想政治课程的校本课程,这五种遗规大抵是《养正遗规》、《训俗遗规》、《孝女遗规》、《从政遗规》以及《在官法戒录》。

在民国时期,修身科目依然存在,但不久便被“公民教育”取代。大多数的民众并不太了解民国与传统的清朝有什么区别,以为只是换了朝代,换了一任皇帝而已。所以民国的公民教育主要以社会生活和政治组织的概念为内容。但很快,1928年蒋介石发动了反动统治,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里大幅度地加入了“党义”的内容,为的是巩固其政党的执政影响力。1932年以后,党义课程被废除,公民教育课程继续开设,当时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由三册组成,分别是《道德》、《政法》和《经济》。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由四册组成,分别是《社会问题政治概要》、《经济概要》、《法律概要》以及《伦理概要》。在这个时期就可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的结合不是那么密切,笔者认为这与白话文的普及有一定的关系。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处于战乱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局部革命根据地进行时政教育,目标政治化,服务于政治斗争和战争。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更是很难得以传承。在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头七年,我国错误地照搬苏联经验,只在初三和高三开设政治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党又以政治运动代替政治课,“批修正主义”“批资产阶级思想”,之后便是黑色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批孔”“批邓”等不恰当的措施是我国文化界灾难的十年,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传统优秀文化更是被普遍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的教育逐步步入正轨,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正规化,优秀传统文化虽不再被批判,但也是存在得支离破碎。当今的中国,日渐雄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贯穿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道德发展稍显滞后,优秀传统文化再度被重视。

二、 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学思想政治课程

对于传统文化,当代年轻人常赞誉它为博大精深,但事实上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其中的缘由与笔者上述的中学思想政治的发展历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统文化当中不乏有一些与当代互联网+的时代不符之处,但更多的是对世世代代人民受益终身的文化,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治国理政文化、人际交往文化。当然也包括一些实用的技艺,比如书法、国画、曲艺、棋类、武术、剪纸等艺术,这些艺术早已跨越了年代,对人类的修养是主内的。

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教胜过言传,积极的文化熏陶胜过冰冷的教条约束,综合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很多学者把优秀传统文化重建工程比作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样的比喻不免让国人为之振奋。近日,央视频道播出的诗词大会更是受到了国人的高度追捧。“亲子夏令营”“礼仪辅导班”的热销恰好说明当代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更有效地与当代教育相结合呢?

第一,传统文化的建设可以借鉴英语辅导机构的建设途径。笔者常思,英文这种外来文化都可以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何况我大中华八千年的历史文化呢。中国是走出去的中国,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了解他国的文化和语言。但在我国,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甚至是大学升研究生、研究生升博士,外语都是要考查的内容之一,那么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可以考虑设置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教育评价机制中突出它的地位呢?社会的功利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掉的,但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等不得。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建、巩固与加深是否可以考虑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集团化管理呢?目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被民众认可,笔者认为当下更加欠缺的是集团化、模式化的管理、运营。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广而杂,传统文化想要打赢这场攻坚战,作战策略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晓娟.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7):50-54.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浅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学历人才思想政治的启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