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前翠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涌入教育领域当中,对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此,为了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多媒体技术为例详细分析,探讨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朗读是提升文章情感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一篇优秀的文章,就需要配合抑扬顿挫的朗读方式,以此提高文章的审美效果,并且借助朗读来激发听众以及朗读者本身对于文章情感的感悟,促使文章与人之间形成共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需要从兴趣着手,借助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练习和掌握朗读技巧和能力。对此,在高度重視朗读的基础上,必然需要从兴趣着手,帮助学生不断地形成朗读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色、形、声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将教材当中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以及形象的生动性,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轻松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氛围,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创建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教师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古诗词《望庐山瀑布》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庐山的宣传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庐山”的场景,进入“庐山”中。另外,在播放庐山瀑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刻意去观察瀑布的气势,从而感受瀑布壮观的美景。应用教材内的描述语句,配上真实的场景图片,不仅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功能,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便是共享、分享,将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及知识等材料收集起来,在课堂当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呈现。网络当中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共享的,只要想要寻找,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教学材料。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地搜寻相应的教育资源,并在课堂合适时机展现一些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望天门山》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凭借文字,很难展现天门山的“高”“险”的特点,同时学生也无法用情感去理解文章。对此,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网络当中收集关于天门山的环境图片,尤其是关于描绘天门山“高”与“险”的图片,让学生应用真实的视觉感官去理解文章当中的“天门山”,从而促使学生应用情感去理解作者、感受作者,达到情感感染的教育目的。
三、转变教学观念,推动多媒体教学理念发展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其主导者便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真正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客观角度来说,传统教学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相对而言,教学手段已经掌握得较为成熟,许多教师认为不改变也并无大碍。想要改变语文教师所存在的落后教学观念,就必须首先从教师的角度着手,激发教师对多媒体这一技术的应用兴趣。学校一方面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比赛,通过公开课的方式让教师相互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从而丰富并不断地改变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还推动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普及应用。
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反复的朗读和理解文章,掌握流利的古文阅读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故事当中的深层含义。对此,在这一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是非常重要,其应当尽可能少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不让过多的图像去削弱文字的重要性,只需要在课堂的开头插入一些图片来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可。对此,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教学需求作为基础,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展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和帮助,但是因为多媒体技术本身具备非常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小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控制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尽可能地保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方面而不是炫彩的多媒体画面中,从而保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达到最终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永青.诗媒相谐无穷趣,赏得古诗别样美:浅谈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课外语文,2016(2):135.
[2]虞素.巧用多媒体轻松赏古诗: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11(2):110-111.
编辑 栗国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