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洁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落实贯彻,并获得社会教育大力推广的现在,课堂教学更加偏向于学生探索、思考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是这样。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输,不看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固化了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渐渐地传统教育的弊端显露出来,衍生了生本教育理念。这要求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进行更多方面的改革。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在阅读教学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特性因素,在学习之中改善近年来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得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意义以及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兴趣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分析
1.教学目标和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课标改革与素质教育急速发展的现在,我国的教育指标越来越完善,教育部门通过对于传统教育的分析,明确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以及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中可以采取的优化小学教育的策略。经过有关条例的更新和发布,教师能够进一步得到现在社会中应该采用的大方向。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把握学生心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引起了许多相关部门的注意。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利用知识的授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发展。新课改的发布,也反映了新时代的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应试,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实践和探索之中提高学生的发展、探索、思考以及合作能力。
2.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思考联想,代入课文知识情境中,可以增加自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赋予文章的感情。在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后,课堂往往更加积极向上,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小学语文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
3.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味着课堂的活跃性将会增加。教师将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及对于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形式往往会更加多样化,以更好地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意味着,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融入课堂,进行讨论以及实践。在小组讨论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合作实践以及表达能力;在个人探究时,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独立探索以及思考、创新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扩展的时候,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表达、展示能力,还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得到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获得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策略分析
新课标改革带来了课堂形式的改革,对于现阶段青少年的教育,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变得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和拓展,再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以获得学生思考、表达、实践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接下来,我们结合实例探讨一下一些可选的策略:
1.结合心理教育重构教学目标
无论对于哪门学科来说,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绝对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只有拥有了正确的领导方针,我们才能够拥有正确的实施方向。传统的教育大多是类似于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真正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了解到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的意义和作用之后,更要牢牢把握住新的教学目标的塑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设新的教学目标,不再以成绩为首要目标,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评定指标,以获得更优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匆匆》一课教学备课中,教师应该明确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该课中的体现和实现目标。在课前就进行目标确立,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进行引导,也让教学的效果更容易实现优化。例如,通过该课的阅读教学,最终希望达到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对于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把握,在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实现理解珍惜时光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效果。
2.结合课本知识导入心理教育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现在教育之中愈发重要。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以及是非观的确立,都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更是如虎添翼,可以给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渲染,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课文知识进行理解,从而得到更深的知识理解,也得到了心理健康的发展。例如,在《为人民服务》一课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使用课文中的文字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在学生阅读完课文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并让学生搜集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比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们,说出自己心目中“为人民服务”的人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还可以找一些有争议的角色,例如商人,让学生进行思考究竟怎样的角色才是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课堂,并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消除了学生的惰性和对于传统教育的依赖性,更能理解课文所传达的精神,让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3.将实践活动和课本知识结合
在小学课堂中,仅仅只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进行课堂多样化的探索,才能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课堂应该拥有绝对轻松的环境,尤其是语文阅读课堂,可以进行更多开放自主的探索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延伸和发展。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教学中,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最爱的家乡事物的分享,并阐述热爱的理由。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合作、实践以及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得到与同学更多的交流机会,也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乡情”的含义,可以从学生阐述的各色各样故事中得到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可以得到更多正向的发展。
总之,本文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改革,在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结合的意义之后,提出了重构教学目标,将课文内容以及课堂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旨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金曦霞,梅良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思考[J].新校园旬刊,2016(8):161.
[2]王令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外交流,2017(26).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