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展小学生的情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抓好情境教学之法,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极其有帮助。情境教学法呈现的是把小学生的知识感悟与学生情感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教学手段。新课程普及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在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发展小学生的情境,能够协助学生深刻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透彻理解古代诗词的诗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情境之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情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寓言故事、感悟文章及古诗词等教学方面效果特别明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发展小学生的情境,就能够协助学生深刻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透彻理解古代诗词的诗意。发展小学生的情境对于语文教学帮助特别大。下面就结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发展小学生情境的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效果谈一些做法。
一、通过发展小学生情境,协助学生深刻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语文课本所呈现的寓言故事的寓意特别不易找寻到,想要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特别难。教学时可以试试去发展小学生的情境,就能够协助学生深刻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其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课本所呈现的寓言故事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因为这些寓言故事具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孩子们是非常喜欢阅读的。但是,小学生阅读完寓言故事之后,想让他们揭示寓言故事的寓意特别难。为此,我们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可以结合寓言故事展开适当的故事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中,切身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其效果远远好得多,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与想象,带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
之中。
例如,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训练内容《狗熊给象做裤子》这则寓言,有这样的结尾内容:“狗熊捧着做好的裤子,十分得意地向大象家里走去。”当读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与想象,想象狗熊到达大象家之后的情形,能够发生什么样的景象呢?引导学生去想一想:“大象拿到狗熊做好的褲子心里是怎样想的?”“大象特别兴奋,能够顺利地穿上狗熊为它做的裤子吗?”“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是为什么呢?裤子穿在大象身上难道不合适吗?”“同学们,请注意一点。狗熊与大象它们的身材是不是有一定的差距?”“对呀,大象的身材要比狗熊的身材大好多啊!”“为此,狗熊为大象做的裤子,它穿身上是合适的,可是大象的身材与狗熊不同,根本就不可能穿上的。”创设情境之后,我们语文教师再给予小学生适当点拨,孩子们就可以感悟到寓言的寓意,而且是由孩子们自己体会出来的,学生的记忆也会非常深刻,不会遗忘。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对我们的实际,绝不可以仅凭自身的主观想象。”
二、通过发展小学生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困难的还是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如何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
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课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发展小学生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某些课文的结尾简洁,富有深刻意义,留有浓厚的韵味,虽是结尾,但是就如同未完一般。因为文章的意没有尽,好像还有话要说,要表达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细致体会。语文教师在掌握了文章作者表达的思路之后,带领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与想象,对课文的情节进行拓展与引申,就会使我们的学生由课文学习感悟到那种深刻的内涵,接受较为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真正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
例如,我们课本之中较为著名的文章《草原》是人尽皆知,人人喜爱的文章。文章的句子优美,句式规范,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课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文章到此为止,让人一看结束了。细心一想,文章好似还有话要说,要表达的东西在。尤其是结尾的这两句,特别值得我们师生去细细品味感悟,从而可以感受到人们不忍别离的景象。
三、通过发展小学生情境,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古代诗词的诗意
在小学语文中,每册教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诗意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师都知晓,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学中去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那种意境之中。教学时,我们师者可以去引导学生洞悉古诗词之中配的插图,用心去诵读诗句,启发小学生展开恰当而合理的想象,对古诗词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可以带领学生自然而然感悟到古诗词所包含的诗意,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浅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J].亚太教育,2016(1).
[2]蒋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