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的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2017-12-25 12:01徐萍萍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大班幼儿难点

徐萍萍

【摘要】本文针对大班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试图表现更多人物动态,却又不会画或想画却画不出来的现象,分析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积累经验,操作教学具为幼儿搭建阶梯以及直接而具体地示范,帮助幼儿探索画人物动态画的方法,解决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达难点。

【关键词】人物动态画 绘画 大班幼儿 美术活动 难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126-02

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对于还不会书写的幼儿来说,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幼儿通过涂涂画画,再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亲身经历和感知过的事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大班的幼儿已经掌握了正面直立人的画法,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认知的发展,他们逐渐产生试图表现更多人物动态的需求,然而,在人物动态绘画活动中,幼儿常常不会画或想画却画不出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为“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并且要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具体的帮助”。因此,针对大班幼儿在人物动态画中出现的表达困难,笔者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以《指南》为指导,分析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难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探索画人物动态画的方法,解决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达难点,让幼儿充分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

一、人物动态画难点分析

在大班美术教学中,表现动物和人物的简单动态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幼儿之所以觉得人物动态画难,与运动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关。相对于人物静态而言,人物动态是连续变化的,而幼儿的体验、感受却是一时的,他们无法一直观察,因此脑海中的记忆是暂时的。人在运动中,动作不可能固定下来让人画,绘画只能表现运动过程中的一瞬间动作。5—6岁的幼儿思维水平处于前运算发展阶段,抽象思维刚刚开始萌芽,受思维水平和空间知觉发展的限制,他们常常难以表现动态中某些结构的变化。

另一方面,从运用美术语言表达的技术上来看,人物动态造型是从立体的观察到平面表现的过渡,把三维的物体放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来时,需要有一个从三维到二维平面的转化过程,而幼儿的心理机制还没有发展到理解并能完全掌握这一技术的程度,因此画人物动态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人物动态画教学指导策略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示我们:成人的帮助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助推器”,可以帮助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因此在对大班幼儿进行人物动态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采用了以下指导策略。

(一)引导幼儿观察,丰富表象,积累经验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人的头脑中才能形成表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处于前运算发展阶段的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发展,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主要来自于客体形象的颜色和形状。在进行人物动态画教学时,笔者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现实生活中人们活动时的身体动态,感受人体的动态美,积累相关经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感受,使幼儿的审美意识从内到外获得提升。幼儿在观察的时候,由于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所具有的较显著的特征方面,而常常忽略其他方面,因此,在人物动态画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动态。如大班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中的绘画活动《拾稻穗》,在活动中,笔者请幼儿欣赏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并引导幼儿讨论“站着的人和拾稻穗的人哪个身体部位发生了变化?是怎么变化的?画家是怎样画弯腰的人的?”,从而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腰部的变化。为了让幼儿对弯腰这个动作有更多体验,笔者又组织幼儿到户外捡树叶、捡花瓣等,体验弯腰的动作。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同伴弯腰的动作以及弯腰时头、身体、四肢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对弯腰这一动作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丰富的感知经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幼儿只有充分感知,做到心中有画,才能笔下有画,才能在综合表象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

(二)操作教学具为幼儿搭建阶梯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而实現的。只有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颜色鲜明的事物的视觉刺激,幼儿才能把信息有效地传入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在人物动态画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具,借助教学具操作,能给予幼儿一个直观的形象和相对静止的动态,便于幼儿观察和把握动态人物动作的特征和身体部位的变化方向,为幼儿破解难点搭建阶梯。为了帮助幼儿对弯腰的人物动作有更直观的体验,笔者为每个幼儿设计并制作了“侧面活动纸人”教具,这个教具在人体关节处能够活动,幼儿可以自由操作教具,让纸人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动态,如走路、弯腰、跑步等,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自然而然地对人物的各种动态结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师直接而具体地示范

幼儿能用教具摆出人物的各种动态,并不一定就能画出各种动态,此时教师的示范对幼儿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示范中,笔者抓住腰部活动的要点,边示范画边讲述,用画到关键处停一停、想一想的办法,提示幼儿思考怎样画才能表示弯腰的动作。有效的示范更能帮助幼儿化解难点,完成技法的顺利迁移。有了这样的基础性技能,幼儿就能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更自由地表达、建构了。

通过对大班幼儿人物动态画的教学指导,笔者对《指南》中艺术领域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美术活动的价值也有了新的思考,认识到美术技能的学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必须在尊重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具体有效的帮助,帮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展现自己心中的世界。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大班幼儿难点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