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荣 张伟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深深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我们的生活,本文主要分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课程微课建设,从而改变传统的思政课程建设,利于高校思政教学。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政课程 微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38
Micro Class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under “Internet +” Background
CHEN Xiurong, ZHANG Wei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eople's way of lif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ternet influences our life, study and work deepl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nstantly. "Internet plus" has infiltrated our liv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in the "Internet pl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micro course construction, so a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conduciv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et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icro class construction
0 引言
人們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修课,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逃课现象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学生的思政学习效率。本文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把传统的课程知识点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微课新模式,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 高校思政微课建设的背景
1.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造就了全新的社会形态,不断促进着社会的发展。首先,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促进教学的发展。其次,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熟悉,将会导致学生愿意选择利用网络来学习,有的学校甚至会上传老师上课的视频至官网上,学生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学习内容。最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上充满各种资讯,学生对于海量资讯并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因此,利用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来开展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1.2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授内容,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对于教学成果的验收,主要就是靠期末考试。通常是教师在最后一节课,会划出考试范围,然后学生根据考试范围来进行复习,这样会导致有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不认真,但是最后考试成绩却很好的现象,这对于教学成果的验收是不利的,难以掌握真实的教学状况。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成果验收困难,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1.3 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
对于刚经过高考的文科生来说,思想政治是十分简单的,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因此,在大学的课堂上,文科生将会有选择地听老师讲课。但是对于理科生来说,思政是一门较难的学科,纯理论的知识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不同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态度都是不同的,并且在大学里,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在思政学习方面,不同的学生,其思政学习成效大相径庭。
2 高校思政微课建设的意义
2.1 可视化思政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解决高校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思政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网络,了解到网络的方便快捷,对网络的认可度较高。微课是高校利用互联网创建的一种可视化教学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具有可视化、清楚简洁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2.2 线上线下相结合创造思政教学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思政教学,是最佳途径。通过微课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点。在上课前学生可以先通过微课进行预习,从而记录自己难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老师授课时提出来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后,学生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从而彻底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学好思政课程,就需要利用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学习频率。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课堂教学是一种学习方式,课后利用網络自学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2.3 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上课所学的知识点,因此就需要课后进行巩固学习。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巩固疑难知识点,从而掌握学习内容,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思想政治是占有较大比重的,在图书馆、食堂乃至寝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利用平板、手机或台式电脑看微课视频、学习知识点。思政微课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4 思政微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思政微课建设是需要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才能完成的。高校思政微课建设必须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重点性原则,其中实用性要求思政微课建设必须要和实际教学相结合,系统性原则要求针对思政微课建设必须全面系统进行开发,创新性原则要求思政微课建设不论是在选课还是制作模式上,必须要有创新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性原则要求思政微课要选择这一节课程中的重点来讲授。微课建设的这些原则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微课程。
3 高校思政微课建设的措施
3.1 思政微课技术支持队伍的组建
微课就是由循序渐进的知识点组成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知识点或者是某一个任务而展开的教学。微课是由完整的教学设计、内容,教学反馈,反思考核等组成的一整套的教学体系,并且主要是以微视频为教学载体,配以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监测,从而方式多样,互动性强,主要适应碎片化的学习需要。高校思政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是一套完整的工序,主要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微课开发、实施与评价等步骤,这一整套工序下来,是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支撑的。因此,高校加大技术人员的组建,对于思政微课的建设而言十分重要。
3.2 加大思政微课教学培训
微课设计制作出来,需要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大对微课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微课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从而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虽然最近几年针对微课的培训机会较多,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微课的理论和技术培训要么重视理论培训忽视了实际操作,要么就是重视微课制作忽视了理论知识,不利于微课的发展。微课培训应该把制作技术、教学技术、教学应用和项目研究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整套的微课技术培训,促进微课教学的发展。
3.3 制定相关制度
微课应该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微课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在思政微课教学中,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接受微课教学模式。微课制度的制定,为微课教学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更好地利用微课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3.4 加大对于微课的宣传力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引起重视。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较为常见,学生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加大对微课的宣传力度,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对于可视化教学的需求,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4 总结
在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应该紧跟着网络信息化的步伐。网络信息化教育的核心不应该是听课,而应该是看课程,共享一系列可视化教育资源。微课就是可视化教育资源的聚合平台。高校的思政课程,其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会开设思政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此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的思政微课建设势在必行。高校思政微课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校思政课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系2014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我院《基础课为例(项目编号:2014JG—016)阶段性成果。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翻转课堂理念下职业教育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50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娟,杨艳霞.“互联网 + ”时代高校慕课、微课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0.
[2] 朱卫华.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应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3] 徐瑞鸿,戴钢书.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教学平台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8.
[4] 周艳玲.高校思政网建设及运用思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