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高玉梅
人力资源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黄燕,高玉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提高,从原来的记账处理到现在的决策分析。为培养出适合各个方面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在明确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的涌现,企业投资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管理企业的人才。这就造成了现在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急需,但是现实中财务管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促使各个高校也在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主要理论知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人才必须要掌握经济、管理、法律、会计、财务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这些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有侧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当然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肯定是不相同的,那就需要高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遇到不同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二)有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
现在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录用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和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中级会计师证和注册会计师证)等等。为什么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和资格证书非常的重视,根源在于要求求职者要有适应单位的实践操作能力。近几年经常能听到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评价: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书本上有些知识跟实际操作是脱节的,实务当中的处理是灵活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差,对工作的系统性理解较差,往往要重新进行培训才能真正适应实际的工作;缺乏创新能力,财务管理决策没有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缺乏发散性思维能力。由此可见现在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跟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必须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有创新能力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跟会计人才不一样,不是只要按照准则规定做账就可以的。是要在会计给出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整理,同时结合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关键的时刻(投资、筹资、企业运营管理等)进行决策,使得企业的股东权益最大化。对不同的方案的选择并没有实际的对错,只是要在风险和收益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最优的决策并且给管理层提出改进意见的。
(四)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近几年,财税方面的政策是波动频繁的,熟悉最新的财政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财务管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企业要时刻按照法律合规办事。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筹划,增加企业的效益。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法律意识培养方面不能松懈。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都是按照逻辑组织进行编排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重视知识理论体系,比较的面面俱到,但是缺少对学生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培养。专业课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的比例较小,且选修课的可选范围也比较小。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识固化,知识面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
(二)应用型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对学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是理论型的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的锻炼,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的指导跟社会上的实际脱轨。虽然近几年也引进了不少双师型教师,但是总体的比例还是较小的。
(三)教材不具有针对性
我国现有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大多使用普通本科教材,这类的教材内容非常多,理论深,实践性较弱,教材内容主要有: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资本成本等。而且教材上的案例比较分散,没有较为大型的财务管理案例(从公司设立,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案例)。各个章节之间也是没有横向的联系,只是单独的讲解理论知识,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应用型”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在原来的体系基础上,应突出“应用型”课程的比例。以我们学校为例,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时主要集中在专业必修课上(占总课时的84%),专业选修课所占课时非常少,课内实践只有必修课才有,且仅占总课时的25%(如下表1所示)。
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太多,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固化,应当适当的减少专业必修课的课时,适当的增加专业选修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拓宽知识面。而且专业选修课课时可以安排的少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只是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布置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整理,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比老师直接讲授更容易掌握这门课程。最后老师讲解资料的分析方法,让他们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或者是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最后以完成一篇小型的论文作为考核的最终标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和引进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师
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数是理论型的教师,这就需要完成角色转换,由理论型的教师转换成应用型的教师。由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一方面了解最新的职业动态,一方面增强自己的实践水平,为以后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充实自己。
财务管理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现修课程有会计学原理及中级财务会计,各个章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投资和筹资活动,这两个过程就是存在因果联系的,没有筹资活动筹资就没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大型的财务管理案例,将财务管理中各个章节串联起来,让学生系统的把握企业财务管理处理的流程,同时可以引进企业实际工作过的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老师,将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教授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经常找企业有实际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给学生做最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讲座,给学生启发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三)编写应用型教材
应用型教材的改革应该围绕实践部分展开,可以先对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然后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本科的教材进行修改。据了解,现在大部分企业都要求财务管理人才要具备熟练使用EXCEL的能力,这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是要将EXCEL应用到财务管理的各项决策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将这点纳入日常教学中。我们财会教研室已经在分组讨论编写适合我们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在设计案例时将EXCEL的运用结合进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既满足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也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余时间老师们也加紧编写财务管理的大型案例,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虽然现在我国的财务管理人才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师培养以及应用型教材方面不断的改进,就一定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李建刚.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14).
[2]王东,王伟.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2,(32).
[3]刘淑华,孙险峰,孙志梅.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完善[J].财会通讯·综合,2010,(11).
[4]杨淑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讨——实现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转变 [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
[5]陈天培.“模拟实验”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02).
[6]彭方志,周斌,史仕新.论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8).
[7]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大学[J].高教探索,2010,(01).
[8]王伯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黄燕,南通理工学院;
高玉梅,南通理工学院。
F240
A
1008-4428(2017)05-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