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旭超,浙江大学
论弹性福利计划与企业员工培训的结合
文/郑旭超,浙江大学
员工培训作为员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实际实施效果却因忽视了员工个人的声音,而仍具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弹性福利计划强调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两者结合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培训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弹性福利计划;员工培训;激励
员工培训是未来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内容,但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普遍性的问题:(1)培训过于刚性,实践效果差。不少企业单纯为培训而培训,缺乏计划性与针对性。员工没有选择权,只能盲目接受。这类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发展因素,员工也因此缺乏积极性。(2)培训内容设计单一、不全面。企业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基础岗位知识、技能等展开,缺乏对其它素养方面的有效培训,内容单一。(3)培训成本控制不当,资源浪费严重。企业花费很大,但由于没有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投入产出严重不均衡。综上可知,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实践方面较为落后,尤其缺乏对于员工意见的听取,没有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想到了弹性福利计划。弹性福利计划现常用于带薪休假等福利项目,但笔者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员工培训这一特殊的员工福利进行结合,并且这种结合非常有必要。因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常常忽视了员工想要的是什么,而弹性福利因其自助餐式的特点,能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看,第一,弹性福利非常重视满足员工的需求,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它一方面对员工的需要进行调查,另一方面还强调了每个员工的需求都是不一致的。作为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所规划与期许的员工,如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自己成长紧密相关的培训项目,将对他们大有裨益。第二,弹性福利与培训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励员工。员工可以从自己的个人账户中看到企业为你付出的培训金额,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与重视。员工的选择与意见将对企业的培训计划产生重大影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弹性福利计划根据差距理论,会赋予优秀员工更多的培训点数,能鼓励员工更好表现。第三,弹性福利与培训的结合将带来培训成本的优化。许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无谓花费较多,而通过采取弹性计划,企业建立培训基金账户,有利于控制培训费用,此外可以根据员工的选择进行培训项目、规模的调整,这将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除此之外,弹性福利与培训的结合还可以吸引优秀员工,降低离职成本,有利于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等。
弹性福利计划与培训的结合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既需要关注企业的整体战略,还需要考虑员工个人的需求与规划。
首先,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以环境分析作为前提,以确定培训成本。对于组织外部因素,企业需要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保证不违反国家关于福利与培训的相关规定。此外,企业还需要调查市场的整体工资水平、劳动力供求状况。当市场的工资水平高于企业的工资水平或劳动力供不应求时,通过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来满足员工的需求会显得更为重要;而若同行业竞争对手采用了某种培训以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企业也应加大投入做出改变,扭转不利局面。组织内部因素可以分为企业与员工两个维度。在企业方面,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薪酬策略,薪酬水平处于领先型的企业可分配的薪酬总额往往较为宽松。在员工维度,要考虑的则是员工由于资历、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导致的需求水平差异。只有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企业才能对培训成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支出上限,在限定的费用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
第二步为培训方案设计,由企业与员工共同参与。企业就弹性项目的设置了解员工需求、结合专业人员评估,形成培训项目名录,其中又分为固定培训项目、弹性项目等。前者如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员工的在岗培训等,后者则包括特定专业技能培训等并不需要所有人参与的项目。之后将培训项目按照合理标准定价、确定每位员工的培训可用点数或金额,这一过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向员工公布,防止员工感到不公平。企业可以通过职位、绩效等评价指标衡量每个员工的培训点数,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在计划的设定过程中,企业需要设置三种账户,分别为企业培训基金账户、培训计划物品账户与员工点数账户,以保障计划运行有条不紊。
第三步即为培训计划的执行步骤。企业需制定《弹性培训项目实施手册》,向员工介绍企业培训的具体项目及价格,同时告知员工的选择将带来的接受培训的权利与支付费用的义务。员工基于企业拟定好的个人培训项目点数,可以填写培训项目申请单。不过这种选购不是现买现付,而是作预先的登记,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统一安排培训项目。此外,企业还可以引入“预支”机制,当员工购买力不足时接受分期付款。同理,若在某一阶段内,员工除固定培训项目外,并没有足够多想要参与的弹性项目致使点数有盈余,也可积累到下个周期再进行提取与使用。整个培训工作的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承担解释责任,保证整个培训项目机制的顺利运作。
第四步是培训计划的控制与反馈。工作人员从始至终都要跟踪员工对培训项目设计、方案实施方式和效果的反映,同时开辟线上线下渠道,方便意见的传递。所得经验一方面可直接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另一方面可在一个周期后进行情况总结,为下个阶段的培训计划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员工培训计划的相关步骤,企业还需要分析自身所处行业,行业的不同将影响培训项目的开发设计。针对企业内不同级别人群也要涉及不同的培训项目,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等。
综上,本文将员工学习与发展与薪酬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对弹性福利计划与员工培训的结合提出了一点个人的看法与展望,希望可以为企业实践带来些许帮助。
[1]员工福利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李海艳. D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设计[D].山东大学,2010.
[3]邱功英,龙立荣. 弹性福利计划研究述评[J]. 管理评论,2013,11:65-73.
郑旭超(1996-),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