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和对策

2017-12-23 07:28秦凤
魅力中国 2017年4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现状

秦凤

摘要:道德与法制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将来总会进入社会,所以教学生知法、懂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学生并不知道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容易忽视这一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现状;对策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虽然大多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学习,但是相比已经进入社会上的人员来说,学生在学校会学到一些非常重要并且社会不能教给我们的东西,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以及中考、高考甚至考研都会考到的思想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一定的底线和道德约束;更深刻一点,这门课还让学生开始学习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简单地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必要时还可以合理地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升入初中以后,从初一到初三的三个年级都将会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进行一定的学习。首先,因为这门课不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是主要考试科目,学习上的要求就不是特别严格;其次,这门课在内容上来讲,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以,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度就比较低,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抱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来上课,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这门课,从而导致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良好程度,学生也不能够完全掌握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应该学会的东西。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小学进入初中,不仅仅是年龄和身体上开始进入了青春期,在思维、智力方面都开始迅速发展,进入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对于初一学生来讲,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新集体当中,也可以更加明确和深刻地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这门课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也开始进入到法律法制的初步認识和了解当中。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走过场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部分学校虽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在学校教学制度方面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缺乏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培训和实地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的并不到位。

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和小组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的班级或小组整体较为沉默,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不明显。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个方面是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的探究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如课本中基础的学科知识或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予重?;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素材过于老旧或不贴合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案例的使用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近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案例素材的选择若不符合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学生则不能感同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话可说。

另一个方面是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或者语句太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心理产生压力,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尤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过多的问题设置导致多而不精,不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升华。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来看待,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学科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人人同责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组织管理方面设定纪律组长,各学科学习方面设定学科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相监督,轮流发言,做到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学习成果共同享有,人人同责;并设定一对一的“组中组”模式,以互补为原则对学习问题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互辅导,还包括进行学习互评、作业互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分工进行案例的展示与表演,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在语言的交融碰撞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探究内容贴近生活,层层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设置会直接的影响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首先应做到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比如共享单车,网络中的表情包,APP带给我们生活的转变等等,在内容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其次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简洁性和可探究性,提出具有深入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也不易过多,且语句表达间接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最后在探究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做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有效地将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有着推进作用,所以教师应采取一切高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秀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化的实践与思考: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9.

[2]刘彩彩.时事政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现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