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进
摘要:化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化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授科学的知识。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整堂课以老师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为主,导致学生课堂效率较低,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达到良好的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策略;方式方法
一、寓思想品德、情感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化学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化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师可结合我国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侯德榜制碱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通过介绍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化学的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及时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但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性的制定教学方案,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低起点,小步伐”。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设置实验或问题来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学中相应地加强直观教学,就是研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媒体组织教学。教师除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外,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电脑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进行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污染时,可播放现实生活中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及酸雨造成污染及危害等资料,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应具备的环保意识。教学中还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如课本中的一些图表及科学视野的有关内容,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平
时应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信息,阅读有关资料,加强对课堂讨论、课题研究、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指导。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参观、考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当然,教师还应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练习和复习,使学生在新的认识水平上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
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一名开放型教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结合平时教学效果,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喻,化解难点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事物间的相似性,通过以甲喻乙,由此及彼,以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尽快地从具体事物过渡到抽象思维,理解事物本质,建立理论概念是理论教学常用的方法。这里,关键在于突破难点。譬如,有关可逆过程的动态平衡的性质和特征(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常用蓄水池进出水流的速度与池内蓄水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喻化学平衡系统中正、逆反应速度与组分百分含量变化的关系;用蚊虫逐灯、蜜蜂采蜜、氢原子核外电子照片叠印等比喻模拟电子运动,想象电子云的形象;以“頭碰头”、“肩并肩”比喻电子云重叠方式等。应当明确,比喻具有“启发入门”、“搭桥过渡”的作用,利于学生接受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要注意不可滥用比喻。
四、做好观察、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发现、探索和验证事物最重要的手段。探索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授过程中笔者常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设计成探究性试验,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并用实验来论证其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我让学生讨论若自己是科学家,打算如何探讨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提出假设,在充分讨论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结论。这样,把传统的"看一步做一步"的实验方法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较大程度地排除了一般学生实验在操作和结果上的局限性,而且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升华和拓展,把已有的知识变"活",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能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潜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绍杰.《浅谈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育实践与科研》,2012年2期
【2】吴国兴.《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8 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