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轩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西安710002)
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发展策略研究
郝轩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西安71000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人均业务规模较小且长期依赖高利差政策红利生存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更是面临严峻考验。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选择五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不含远郊区),在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其带来的挑战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经营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强化产品创新和政策制度支撑等发展策略。
利率市场化;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完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同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完善经营机制,优化业务结构,建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利率管理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科学定价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提升了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利率市场化也使得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风险管理及利率科学定价能力要求更高等挑战与压力。
(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增设机构明显增多,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经营重心下移县域,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它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大量组建,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触角不断延伸,使得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信用联社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同业间对稳定增长的存款及优质信贷客户的竞争愈演愈烈,致使存款利率不断提高,贷款利率一路走低,利差空间随之缩小,这一变化对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经营模式提出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县域信贷市场竞争充分,县域国有商业银行为重新获得高额盈利,加快了发展战略与经营方式调整,不断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开发和综合服务质量提升,使得县域一些具有议价能力的优质企业纷纷将合作对象转向服务能力更加全面的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受到极大冲击,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调查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西安市五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合计净利润呈现波动增长,但2016年同比增长幅度较上期增长幅度下降10. 02个百分点。
(二)经营管理压力日益增加,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县域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信用联社营业网点众多、贴近群众的传统优势不再明显,村镇银行因成立时间较短,在优质客户、重大项目上介入程度不足,加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普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大会、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长期粗放式经营与外延式扩张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县域金融市场的业务竞争力。同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理念陈旧,经营自主性较差,业务创新能力偏弱,随着县域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占比持续降低,经营压力逐渐增大。据统计,2016年西安市五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下降68.13%,贷款客户数同比下降19.83%。长期以来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未开办理财、外汇结算、融资、票据承兑等业务,利息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9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传统经营模式和单一业务结构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模式,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由原来单纯的存贷款业务结构逐步向多元化业务结构转型发展。
(三)利率定价模式单一且滞后,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经营风险不断增大,风险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改善
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加大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首先,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很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的逆向选择现象,以及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为弥补因利差缩小产生的利益损失,而提高对风险的承受度,并积极开拓高风险、高收益的信贷业务品种与客户,面临的信用风险明显增加。其次,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单一,没有可以有效预防风险、规避和分散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更难以通过风险评估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给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资产流动风险。最后,在利率市场化的大前提下,利率的变动幅度和变动频次明显提高,期限结构更加复杂,重视定价的风险、基本收益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选择权风险等四类利率风险明显上升趋势。而目前,由于我国利率市场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量化分析及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风险管理专职人员不足,信息系统资源较为缺乏,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尚未从单纯的利率管理转向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并重,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经营理念较为陈旧,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偏弱
发达经济体已经在利率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经验,也得到了教训,这些也都证明了要成功实现县域法人机构当前业务模式上面的转变,必须在同一时间推进经营管理的转型。然而,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普遍偏弱,经营压力不断增加。一是落后固定的经营理念,当前的利率背景下基本都保持着固定的存贷利差,盈利的多少主要根据规模不同体现,因此很多人仍然秉承着“规模即效益”的理念。二是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部门功能缺失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欠完善,资本的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间发生了严重的脱节,又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解决这些问题,把握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关系的能力不足,动态、主动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偏弱。三是成本管理及资源配置上,没有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十分低,而进行成本管理的手段又比较落后,一些业务部门并没有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四是绩效考核,通常出现的考核指标都属于偏多、缺乏灵活可调节性、效益指标的考核权重偏低等,改进考核管理机制。
(二)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信贷资产依赖度高
由于受县域市场环境和客户群体制约,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经营发展过度依赖存贷款、经营利润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的状况一时难以有效改变。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因资产规模较小,软硬件实力不足,在经营范围、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且对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不够,仅开办了一些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传统的中间业务,而没有涉及到投资理财业务、资产证券业务以及保险业务。中间业务收入虽有所上升,但占营业收入占比仍然较低。调查显示,西安市五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2016年利息净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合计的比重高达97.35%。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信贷市场竞争加剧,贷款利率高和业务结构单一会都对信贷市场份额产生了压制,增加企业成本,对于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来说信贷资产占比高,净利息收入的增长空间被压缩。同时,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尽管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不断重视发展金融市场业务,但总体来说,资产配置结构转型对推进利率市场化存在阻滞,高信用贷款资产的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化取向前所未有的金融环境。
(三)利率定价普遍偏高,贷款价格没有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受县域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存款重于贷款的经营理念等因素影响,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一直占据信贷市场主导地位。加之“三农”等弱势群体议价能力不足,利率敏感性不高,仅注重融资的便利性,使得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拥有相对较高的贷款定价决定权,贷款定价普遍偏高。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随着县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转变和信贷市场拓展,县域信贷市场价格竞争更为激烈,贷款定价水平偏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价格竞争力逐步减弱,优质客户流失严重,从而使后续经营发展面临较大的考验和挑战。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一年期的贷款加权的平均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5个百分点左右。
(四)较差的风险管理能力,急需改进的管控手段
作为兵团第二代、一连之长的何淑红,充分认识到新疆的主要危险来自“三股势力”的破坏。搞好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兵团人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反对“三股势力”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白天,她忙于连队事务,深入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给职工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刻揭露“三股势力”的丑恶嘴脸;夜里,她和男同志一样,设卡值班,巡逻排查,确保了连队的安全。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成本额度提高、大客户脱媒和利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当地法律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迫使其寻求更高收益的资产配置,新的信贷资源可能会倾向于更高的领域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难度相应增加。而西安市五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比较起来,无论是构建一个新的风管机制还是储备风管人才都具有较大差距。例如使用的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信贷投放主体自身风险较高,利率管理缺乏经验、参数调整和限定额度的管理等相应流程,更多的则是在定价审批,还没有承担起利率风管的责任等。
(一)继续加快发展战略转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虽然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营理念,但转型步伐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比仍显滞后。因此,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思路,摈弃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观念,从传统的专注于规模扩张型向顺应市场发展的价值导向型转变;以效益目标为重心,改变单一的业务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业务管理与经营渠道,不断拓宽盈利渠道,减少对利差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的原则,创新推出适宜辖区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存贷款产品,继续发挥信贷审批便利的优势,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强化电子银行渠道吸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结算资金功能,培育存款业务增长点。进一步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借助布局广泛、深入乡村的特点,以推进村村通建设和电子机具全覆盖为抓手,立足“三农”、小微企业,探索社区银行、小微银行模式,走特色化和专业化道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在保留竞争的基础上加强与县域商业银行合作,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共同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开发出具有县域市场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便实现在网络金融领域的弯道超越。
(二)建立完善利率管理体系,提升利率科学定价能力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和县域同业的激烈竞争,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目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率管理体系和定价机制。健全利率定价组织架构,完善由联社或村镇银行高管组成的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的功能,结合利润目标制定利率定价政策及相应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率定价分析系统,现阶段的政策制定以人为因素为主逐步倾向于科学机制为主,改变传统的一浮到顶、利润最大化的定价模式,根据企业的经营性质、规模、信用状况等条件对每笔贷款进行评估定价,对农户的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进行细分定价,做到“一笔一价、一户一价”,使得利率定价更加灵活合理。完善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研究分析市场利率水平,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产业政策调整、行业风险提示等多方信息,综合考虑贷款对象经营状况、抵押方式及期限、信用度、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时调整利率定价。风险管理部门要在做好利率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分析研判,及时收集相关的市场利率变动信息,兼顾收益、风险和成本搞好综合测算,提高利率市场走向预测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三)全面强化产品创新,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
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应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拓展业务经营空间,实现经营结构和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非利差收入业务,如提供投资理财、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促使负债成本最低化和业务结构多元化;稳定对市场环境敏感度较小的结算、银行卡、电子银行和代理业务等传统业务,重视零售、私人银行等业务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入探究资产负债业务表外化途径,在符合规定和合理风控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创新或者与第三方合作,表外业务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模式,运用到减少资本金占用和资产风险当中,提高其收入的比例和整体的经营效益。尽快获得银行间市场成员资格,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如投资理财产品、信托项目、债券项目、有针对性的资产管理计划等,增加资金利用率,丰富自身产品网络。继续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农村的竞争优势,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农村优秀青年带头人创业”贷款等现有优秀信贷产品,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
(四)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身服务品牌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应加快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强化内部结构优化,加强业务管理的流程化与精细化,逐步树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品牌。完善产权约束和法人治理结构,尽快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优化整合内部部门设置、业务与风险管理,通过精简机构层级、缩减管理链条、增加管理幅度,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扁平化管理。构建体系化的业务管理流程,深化改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流程,实施垂直经营管理与考核,提高各线的效率评估。加强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当中,以勉因为暂时的短期利益而使得自己陷入高负债和高风险,进而降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加大应用科技的力度,积极发展一个“大数据”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之间的企业合作,利用大数据对客户的喜好进行分析,跟踪研究客户的交易行为,然后对客户进行分类与精确的营销定位,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科技水平。探索建立集物理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三种渠道于一体服务体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自身特色服务品牌,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五)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面临的风险较小,对风险管理没引起高度的重视,缺少掌握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控制技术的专业人才。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为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有效防范各类潜在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型用人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充分认识加快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储备的紧迫感,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现有业务人员培养,使其尽快熟悉新型的利率管理知识,掌握利率市场化中业务定价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利率管理实务操作水平和能力;强化自身对利率避险工具的使用和管理能力,确保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的适应,有效对冲和管理利率风险。加强对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权衡风险和收益的相互匹配,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快建设覆盖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内部的整体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评价,准确评估量化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六)强化政策制度支持,助力稳健经营发展
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转型发展中,还需要地方政府、监管机构等部门的政策支持。一是考虑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益等特点,地方政府可通过对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提供财政贴息,加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提高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风险覆盖能力,逐步使农村金融市场成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经营领域。二是监管部门应积极培育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利率标杆,在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上应更多地采用价格型工具,逐步减少数量型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的使用;协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顺利成为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参与信贷市场基础利率建设,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定价能力。三是继续减免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消化历史包袱,缓解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高成本压力。四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完善“三农”、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保险体系,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大“三农”与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张晓朴,郑笔锋,文 竹.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小型银行的影响和应对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7):19-29.
[2] 王彩琴,王 倩.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与策略——以石嘴山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5(1): 81-83.
[3] 李 成,杨 礼,高智贤.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5):55-71.
[4] 钱仁汉,候 瑞.农村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现状调查[J].西部金融,2014(7):35-38.
[5] 余 正,方承彬,慎 劼.利率市场化下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研究——以浙江衢州市为例 [J].浙江金融,2016(3):73-80.
[责任编辑:胡 冰]
F127
A
1005-913X(2017)07-0094-04
2017-04-26
郝 轩(1979-),男,陕西凤翔人,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