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如何当好聋生的语文教师

2017-12-21 10:46李秋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聋生

李秋香

由于失聪,导致聋童交流存在障碍,形成以目代耳的生理特点、依文学语的认知特点和形象思维相对发达、抽象思维较为滞后的思维特点。因此,聋校的语文教学要从聋生身心特点出发,采用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双语转换的平衡使用者。下面,我就聋校语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忽视对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儿童一般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的,聋生也不例外。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运用语言同他人交往。而我们的教学中往往缺乏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对聋生交往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二、不能忽视对聋生语法知识的渗透

在我们的教学中,鼓励聋童使用自然手语表达,使得聋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乐于表达,但写出的作文却语序颠倒。健听儿童在学语阶段便获得了各种语言的声音,而且懂得各种语言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环境,并可以根据语义判断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从而支配自己的活动,选用不同的语言。特别是对句子中词语的组合原则,在学语的同时也接受了。而聋生由于耳聋造成环境和语言的相脱离,形成了一种“断”路现象。尽管他们在低年级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可是他们因为没有及时获得这些词语的组合原则以及语言应用的环境等因素而写不出通顺、自然、有条理的语言。尽管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要求,传授一些语法知识,但没有过于重视和强化,因而无法满足聋生对语法知识的渴望和需求,进而导致聋生表达障碍。

三、不能忽略基础教学环节

中高年级侧重节、段、篇的教学,但我们常常忽视词句的基础教学环节。我们上课时只用一到两个课时用手语打出课文内容,而不是认真地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理解句意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连贯意思,便进入了分析课文阶段。由于学生词句的意思并没有理解,分析课文时就出现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一问三不知,启而不发的现象。

四、教师要成为双语转换的平衡使用者

聋人手语和健听儿童的口语一样,在聋童早期的思维发展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习、研究、掌握、精通聋人的母语——自然手语,利用自然手语来帮助聋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应充分运用手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理解手语与汉语是不同的语言,使学生掌握借助母语学习汉语言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本领。同时在语言实践中不断丰富聋生的汉语语法知识培养聋生语感。注重学生从手语向汉语的转换,让手语真正起到促进聋童语言发展的作用,最终教师和学生都要成为双语转换的平衡使用者。

五、加强语言教学中的基础教学环节

针对低年级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但并不能准确的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的情况,在中高年级我们还要重视语句教学。从词、句人手,帮助学生弄清生词和句子的意思,积累词语,句子、句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分析。首先,手段要多样化。聋童由于听力障碍,很多事物虽见过学过,但不能全部和语言文字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學。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强化同步练习。学完了不等于掌握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课文,并把所学新知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相整合,必须要进行强化针对练习。听说读写一并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六、注重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回归主流社会,不仅能与聋人交往,还要能与广大的健听人交往。从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上来看,对话材料较少,课文的基调大多数是叙述式的语言。若想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必须把课文的内容灵活运用,加入对话内容。所以作为聋校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激发聋生语言交往的欲望。其次,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多创造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他们应用所学,并对运用语言交往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最后,手语和口语表达同等重要。学生的正确发音、显口、看口、读唇、书写能力皆对聋生的交往能力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特教学校学生更需要艺术,教师应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接受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聋生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聋人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高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