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温通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

2017-12-21 07:20赵海龙
中医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郑氏针法偏瘫

白 杨,赵海龙

(庆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甘肃 庆阳 745000)

·针灸经络·

郑氏温通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

白 杨,赵海龙

(庆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甘肃 庆阳 745000)

目的:观察郑氏温通手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郑氏温通针法(风池、百会、合谷、内关、曲池、阳陵泉、三阴交、悬钟、足三里)。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46.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郑氏温通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

郑氏温通针法;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疗效

中风,属中医学病名,西医称脑卒中、卒中等。此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1]。我国每年新患中风患者约200万人,死于中风的患者高达100万人,中风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国际的平均水平[2-3],并有年轻化趋势,中风后多遗留偏身肢体瘫痪,且由于我国全民康复观念的缺失,导致此病的致残率高居世界之首高达80%[4-5]。郑魁山教授在60年的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活动中,对传统针刺手法孜孜以求,推陈出新,他所研究的郑氏温通针法作为我国针刺的传统手法之一,在治疗中风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疗效。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采用郑氏温通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就诊于庆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及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中风后偏瘫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平均(68.5±5.6)岁;病程平均(36.5±3.6)d。药物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平均(67.4±5.8)岁, 病程平均(35.2±4.5)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制订的相关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6]。所有纳入患者均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经头部CT及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病人。②脑出血或脑梗死病程超过14 d患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患者。②经溶栓治疗患者。③合并脑外伤,脑肿瘤,脑炎等脑血管病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7]给予华佗再造丸(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Z44020748),1次6 g,1 d 2次口服。

治疗组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温通针法治疗,主穴:风池 百会 合谷 内关 曲池 阳陵泉 三阴交 悬钟 足三里。操作方法: 选用华佗牌直径为0.25 mm,长度为40 mm毫针(中国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得气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转9次,使针下沉紧,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小幅度重插轻提9 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转9次,针尖顶着有感应的部位推努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同时押手施以关闭法,以促使针感传至病所,产生热感,守气1 min,留针后,缓慢出针,按压针孔[2]。风池、合谷、曲池、内关、阳陵泉、三阴交、悬钟、足三里均从上往下实施郑氏的温通针法操作,使得温热感能够感传到肢体的末端,以达到温经通络的作用,所有穴位均留针30 min。1 d 1次,治疗6次后间隔1 d后继续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检测Fugl-Meyer运动评分标准,包含50个评分项,其中评价上肢功能的有33个小项,评价下肢功能的包含17个小项。每1项分为3个等级,根据等级高低不同可分别计0分、1分和2分,共100分,分数越低,表明肢体运动功能状态越差。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8]。采用Fugl-Meyer评分,按尼莫地平法:减分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分4级评定。临床治愈:评分≥85%;显效:评分≥50%,且<85%;有效:评分≥20%,且<50%;无效:评分<2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4.37,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小 结

中风后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偏瘫患者多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腠理疏松,风邪易侵,或素体脾胃亏虚,气血虚弱,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均导致气血痹阻,无以濡养经脉。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传统针刺手法之一,该针法突出“温”“通”的作用,补泻兼施,“温”为热之渐,“通”有疏通之意。“温”以振奋阳气、化痰瘀、祛阴邪;“通”以疏通经络,通调气血,欲温先通,以通促温,温通相合,最终达到补泻兼施,标本兼顾的目的。“温通针法”的最终目的是疏通,正如给打开阀门的池中注水,水顺阀而流。由此可见,郑氏“温通针法”独特简便,确有深意[9],温痛针法重在于温与通的结合,能够迅速使得筋脉通利,气血得温后得以运建,肢体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临床上以“风池”穴为主穴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瘫、偏头痛、五官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均作为特定穴、五腧穴,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采用温通针法刺激以上穴位,不仅能够促进上肢功能恢复,而且对偏瘫患者的脾胃功能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10],并且在以上穴位操作温通针法时,押手在下方关闭,使得针感上传,与风池穴上下配穴,共同起到调和气血的功效。通过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在治疗后Fugl-Meyer运动评分方面的对比,治疗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疗效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可证明郑氏温通针法组在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温通针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方面的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10 参考文献

[1]张小丽,齐瑞,严隽陶.中风后偏瘫中西医结合优化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12(33):1113-1117.

[2]FISH D J,CRUSSEMEYER J A,KOSTA C S.Lower extremity orthoses and ap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popu-lations[J].Foot AnkleOlin,2001,6(2):341-369.

[3]王伊龙,王拥军.中国卒中防治现状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07,2(1):20-37.

[4]文丽,艾双春,吴龙娣,等.中医综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7):50-51.

[5]刘耀元.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J].按摩与导引,2007,23(6):34-35.

[6]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7]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89.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9]管婧婧.“温通针法”浅析及临证验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2(4):13-14.

[10]方晓丽,李金田,郑俊江,等.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

R255.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2.27

1001-6910(2017)12-0061-02

2017-07-31;

2017-11-02

(编辑 田晨辉)

猜你喜欢
郑氏针法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数码刺绣针法构成规律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江南传统家训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郑氏规范》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郑氏规范》中的家庭伦理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