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2017-12-21 07:20峰,梁鹤,邢
中医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茵陈蒿梗阻性胆总管

吴 峰,梁 鹤,邢 栋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区,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临床研究·

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吴 峰1,梁 鹤2,邢 栋1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区,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治疗A组给予中药茵陈蒿汤;治疗B组给予茵陈蒿汤口服联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3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ALT、AST、TBIL、DBIL、CRP、TNF-α方面对比,治疗后治疗B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有良性影响。

梗阻性黄疸/中西医结合疗法;茵陈蒿汤/治疗应用;肝功能

梗阻性黄疸常由胆总管结石、胰头良恶性肿瘤或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引起。胆总管梗阻可至肝脏淤胆进而引起肝功能损害,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再加上手术、麻醉的创伤,会进一步加剧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从而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凝血机制障碍、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并延缓病人的康复。2011年1月—2016年6月,笔者采用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干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22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平均(54.22±13.59)岁;病程平均(42.76±17.38) h;其中胆总管结石14例,Mirizzi综合征3例,胰头癌2例,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2例;治疗Ⅰ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平均(54.39±12.63)岁;病程平均(45.24±15.31) h;胆总管结石16例,胰头癌3例,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3例;治疗Ⅱ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平均(55.47±15.22)岁;病程平均(44.84±16.57) h;疾病分类,胆总管结石15例,Mirizzi综合征1例,胰头癌2例,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4例。3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外科学》[1]中关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标准。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管(各级肝内外胆管)因某种病因产生机械性阻塞,胆汁不能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而反流入血所致。其共同特点是:①巩膜和皮肤发黄;②小便黄褐色甚至呈浓茶样;③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④皮肤瘙痒;⑤肝功能检查首先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⑥肝外胆管梗阻因素明确。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2]中关于茵陈蒿汤证的诊断标准。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色泽鲜明,或有壮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或黄数。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且梗阻部位发生在胆总管段;②年龄在18~70岁之间;③无原发性心、肝、肺、肾疾病的病人;④符合茵陈蒿汤中医证型诊断标准;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既往患明确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②患免疫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糖尿病以及中毒等疾病的患者。

4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祛除梗阻重建胆道并通畅引流,术后加强抗感染、积极液体复苏、控制血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针(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0940190)15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 d 1次;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药物组成:茵陈60 g,栀子10 g,大黄9 g。(药物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中药房提供),煎药汁200 mL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1 d 2次;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滴甘草酸二铵针联合茵陈蒿汤口服,服用方法同前两组。3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第7 天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3组治疗前后ALT,AST对比

见表1。

组 别例数时间ALTAST治疗组Ⅱ组22治疗前127.4±16.8123.5±16.8术后第3天68.3±13.2**#△△58.3±14.6**##△△术后第7天34.5±9.7**##△△35.5±10.8**##△△治疗组Ⅰ组22治疗前120.2±16.8121.2±16.8术后第3天79.3±15.1**71.3±16.1**术后第7天52.2±13.2**49.2±14.2**对照组21治疗前125.3±24.7117.2±21.4术后第3天86.3±16.3**74.2±11.5**术后第7天47.4±15.6**51.7±13.5**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治疗组Ⅰ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2 3组治疗前后TBIL,DBIL恢复情况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时间TBILDBIL治疗组Ⅱ组22治疗前167.4±16.3127.4±16.8术后第3天81.2±13.3**##△△67.3±13.2**##△△术后第7天34.5±9.7**##△△20.5±11.7**#△△治疗组Ⅰ组22治疗前171.3±16.9128.3±15.2术后第3天112.5±14.5**83.7±14.5**术后第7天48.2±13.2**32.2±17.1**对照组21治疗前164.2±14.7123.2±13.8术后第3天105.2±13.5**81.2±16.7**术后第7天47.4±15.6**35.2±12.7**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治疗组Ⅰ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3 3组治疗前后CRP恢复情况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治疗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治疗组Ⅱ组2254.73±21.3429.32±8.96**##△△11.27±5.09**##△△治疗组Ⅰ组2257.36±23.4737.53±10.13**21.53±9.17**对照组2158.13±21.3438.24±10.21**18.53±6.73**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治疗组Ⅰ组治疗后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4 3组治疗前后TNF-α恢复情况对比

见表4。

组 别例数治疗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治疗组Ⅱ组2219.26±2.9712.96±3.67**#△8.16±3.57**#△治疗组Ⅰ组2218.53±3.2814.61±2.53*11.61±2.53**对照组2119.18±3.0515.45±2.26*9.45±3.2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治疗组Ⅰ组治疗后对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8 讨 论

梗阻性黄疸是指由结石、肿瘤等多种因素阻塞肝内外胆管所致的胆汁排泄或分泌障碍,临床表现为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陶土样便等[3]。过去认为这种淤胆是由于肝内外胆管机械性梗阻造成的胆汁流动性障碍引起的,目前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这种基于解剖学的观念是不全面的,因为很多通过手术解除了胆道梗阻的患者,术后黄疸并不能很快退去,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梗阻性黄疸除了和胆汁流动障碍有关外,还和胆汁生成障碍有密切关系[4]。梗阻性黄疸时稠厚的胆栓堵塞毛细胆管,引起胆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因而患者在解除梗阻后胆汁排出仍不通畅,黄疸指数下降缓慢[5]。

中医学认为梗阻性黄疸的基本病机为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属于中医学“黄疸”范畴[6]有湿热内蕴、气阴虚损、瘀血阻络等证型。茵陈蒿汤首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由茵陈蒿、大黄、栀子3药组成,本是治疗湿热交蒸所导致的谷疸证。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3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茵陈蒿能降低奥狄氏括约肌紧张度,从而促进胆汁流量[7]。茵陈蒿主要成分为茵陈酮、茵陈素等,具有利胆、退热、抗菌作用; 栀子含藏花素、藏花酸,能够抑制胆红素的升高,改善血清胆汁酸曲线,原因在于其能使熊去氧胆酸增加,胆酸减少,起利胆退黄作用[8];大黄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2者均具较强的抗菌力,大黄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活血化瘀,改善机体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9]。3药联用,从而起到改善机体肝组织微循环和供氧,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汁流量,疏通肝内毛细胆管,对消除肝细胞炎症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有积极作用,达到清肝利胆,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效果[10]。

本研究显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手术解除梗阻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茵陈蒿汤联合甘草酸二铵针,能够加速黄疸的消退,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清除炎症介质,缩短住院时间,为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7.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1.

[3]巫资明,李初谊.三镜联合茵陈蒿汤治疗梗阻性黄疸 80 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8):94-95.

[4]KEPP LERD,KONIG J.Hepatic secretion of conjugated drugs and endogenous substances[J].Semin LiverDis,2000,20(3):265-272.

[5]张伟元,谭玉林,严国度,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12-13.

[6]宋仕军,李忠廉,张西波.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中IRE1α蛋白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外科杂志,2016,24(16):2520-2524.

[7]郭娟,胡芳.中药散末的应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385.

[8]刘国敏,郭素华,程维明.栀子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08,20(11):8-10.

[9]范妙璇,赵海誉,王一涛.中药大黄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41-42.

[10]李建缘,刘 平,孙明瑜.茵陈蒿汤治疗肝胆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241-243.

R256.4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2.05

1001-6910(2017)12-0012-04

梁鹤,副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nvshengqinshi208@126.com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15B360007)

2017-09-01;

2017-10-28

(编辑 田晨辉)

猜你喜欢
茵陈蒿梗阻性胆总管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茵陈蒿汤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
茵陈蒿汤治无黄疸型肝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