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自主学习,把小学英语课堂还给学生

2017-12-20 15:45桑华珍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小学英语

桑华珍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 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摆脱既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室为中心,忽视教学生活化的落后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活动框架和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真正做到教学以人为本,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致的,提倡生活教育,注重实践,提倡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

一、重视教师指导,授学生以“渔”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和监督,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逐步地、有层次地、分阶段地放。

1.注重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概括性和针对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应多样,如表格式、填空式、问答式等。然后根据学生自主预习中提出的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牛津小学英语五、六年级的英语语篇相对来说比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教学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直接教学,那么学习基础一般或者薄弱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学习。我对学生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进行语篇分析,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语篇学习。例如:在图片中看见了谁?在哪里?说了什么?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我就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有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文章,我就让学生画出问句,再根据问句先找找答案。

2.敢于放手。心理学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英语教学过程如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能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难度都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例如,在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时,我就让三个高矮、胖瘦不一样的学生A,B,C站到黑板前。学生看到A最高,B最胖,C最矮,就可根据课本中的句型自己总结出:A is taller than B. B is fatter than C. C is thinner than A...這样既形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在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学会自主发展。

3.实践体验。《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倡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倡导“learn by doing”。这与陶行知倡导“做中学”一致。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由此,英语教学应该营造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如通过音乐、幻灯、多媒体、语言描绘、现场表演等,营造愉快、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轻松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如我在教授了“hospital”这个单词后,让学生模仿上医院看病的情景。一学生扮演医生,“病人”挨个排队就诊,每个“病人”说一句描述自己病情的句子。如“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a cold. I have a toothache. I hurt my back.”,等等,学生对课上的补充内容显得饶有兴趣,并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这项交际活动中,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交流等活动,主动用英语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让英语生活化。

二、关注学生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

1.独立性。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这是从教与学的关系阐述独立性的,它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的问题。比如6A At Christmas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全面地了解圣诞节,老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收集了有关圣诞节的礼物、歌曲、人文服饰、当地景观图等。这些资料的收集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2.创造性。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完成知识的再创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现有教材的英语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我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 At Christmas Part E(Read and write)时,在课将结束前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T: Today we ve talked about Jims diary. What happened in his diary?

Ss: He picked a CD Walkman in the bus.

T: Whose CD Walkman was it then?

Ss: Sorry, we dont know.

T: How did Jim deal with it at last?endprint

Ss: He asked the driver to take it to the police station.

T: Well, what do you think of Jim?

Ss: He is a good boy.

T: Yes, I think so. If you were Jim, what will you do?

S1: I will give it to the driver, too.

S2: I will give it to a policeman.

S3: I will take it home and give my phone number to the driver.

S4: I will write a notice and put it on the wall of the bus station.

...

面对学生如此精彩的发言,我们不由得拍手叫好。此时的英语课堂已不再是纯粹的语言知识学习,而是文本价值提升的体现。并且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回答,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3.参与性。参与性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宗旨是要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要努力做到:一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三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师生互教互学的活动。

4.合作性。这里所强调的合作性,是指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如教完每个单元的storytime,我就让学生进行同桌或小组合作扮演图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样人人都能参与,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又如教学单词复习时,为了避免背诵的枯燥性,我让学生五六人为一组,采用开火车式:一人当裁判,他说出一个单词的读音后,剩下几人依次说出拼写,一人只说一个字母,再由裁判确定正误;复习三回单词,则让学生进行抢答:裁判说词义,另外几人抢说单词读音,一轮(十次)抢答完成后,胜利者代替裁判说词义,继续比赛。这样的合作复习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三、营造真实环境,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

陶行知说:“知识要从行动中来,不行动而求知识,是靠不住的。”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和实践,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如果仅仅利用学校和课堂创设真实情境,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就不能获得完善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学校和课堂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因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光靠课堂上学得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靠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与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以牛津英语《6B Unit 3 A healthy diet》为例:课文Food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在注重饮食的今天什么才是健康的饮食呢?因此,我在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放手让他们去图书室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食物的资料,之后每位或每两位同学合作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或查阅书籍、画报,或上网调用所需的资料,或自己撰写对饮食的看法。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什么是健康的饮食,还知道了什么是不健康的饮食。全体学生参与的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在活动和运用中学会外语,更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和自信心。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发展思维能力、發展个性的过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和体验,对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推动英语课程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

总之,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精心设计,适时点拨,激趣引疑,启发思维,英语课堂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建成.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4).

[2]吕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支架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小学英语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