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教学多视角思考

2017-12-20 09:48李志英梁嘉莉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李志英+梁嘉莉

摘 要: 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呈现,课时数、学生水平及学习动机都与英语专业教学显著不同。在翻译选修课教学中应立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提高英汉语言文化素养,以翻译鉴赏水平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在翻译能力框架下侧重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教学内容,采取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增强翻译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翻译选修课 教学模式

1.引言

在当今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语言学习者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支持,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待更高,需求更多样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高人数众多、专业性强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着如下现实意义:(1)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翻译题型向中国特色类文化篇章翻译转向;(2)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就业需求;(3)满足现有翻译人才无法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开设好大学英语翻译课,有助于学习者成为更具有职业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有助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尽管“翻译教学应符合中国国情,响应时代需要,不应把大多数学生排斥在翻译教学的大门之外,普及大学英语翻译课程,重视大学翻译教学对中国未来经济和文化意义重大”(罗选民,2002),但目前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上。连淑能(2007)以《英译汉教程》为例,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减少“注入式”的理论和技巧的讲解。苗菊(2007)、朱玉彬(2008)从翻译能力的角度探讨翻译教学的取向,以此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李明、仲伟合(2010)阐述翻译工作坊教学对培养翻译人才的积极意义,认为该形式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真正让翻译实践走进课堂。朱玉彬、许钧(2010)提出关注过程的翻译教学观,在与传统以译品为导向的翻译教学的对比分析中,指出过程导向的翻译教学观在培养翻译人才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上的优势。邓小文、王立弟(2010)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构建新的翻译教学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定位和学习环境,对英汉笔译教学进行新的嘗试,取得良好的效果。熊兵(2011)从中美翻译教学对比的角度探讨我国翻译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希望双方取长补短,培养出高素质的翻译人才。王立弟(2014)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目前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加强协作学习,主张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贺显斌(2015)指出单靠以过程为导向的工作坊教学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主张将互动式的翻译教学法与翻译游戏等多种翻译教学法相结合。随着语料库技术和理论发展的日趋成熟,利用平行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模式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热点(王克非,2012;熊兵,2015;戈玲玲,2015)。

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研究较少,以论述翻译教学现状和问题、借鉴上述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为主(林晓琴,2005;刘卫东,2007;朱海燕,2009;熊立久,2009;白莹,2010;瞿晓丽,2014;王春燕,2015)。随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英语教育界逐步取得共识,近年来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及计算机辅助与翻译教学相结合上。王雯秋(2013)提出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搭配和用法掌握同义词的语义、语用差异,提高翻译能力;类似的研究有网助翻译(刘岚,2014)和基于信息手段(王芳,2016)的翻译教学方法。另外,以下语言理论也被运用到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任务型学习理论(王春燕,2013)、目的论(笪婷婷,2016)、文化适应论(夏奉芝,2016)、语用顺应论(都艳飞,2016)、语言模因论(张琳,2016)和建构主义(李朝霞、孙晓霞,2015),等等。

由上可见,翻译教学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摆脱了边缘地位,但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使用混乱,缺乏成熟的翻译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翻译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1)由于目标语规范掌握程度不够,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缺乏信心;(2)学习动机薄弱,缺乏翻译练习的积极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学习者特点及选修课课时有限的现实,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

3.翻译选修课教学对策

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取观察、调查、分析、总结、评价和反思等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3.1英汉语言文化素养视角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2007年试行了三年的课程要求正式发布,对我国所有高等学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应达到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拓展课程的翻译选修课应以更高要求为参考,以熟悉中国文化类题材翻译,着重提高翻译鉴赏能力为教学目标。

提倡翻译鉴赏能力而非翻译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一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发展尚不充分,而且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会成为专业译者,另一方面是由于选修课课时有限,通常为32学时,不足以实现翻译水平的显著提高。“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对汉英差异有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鉴赏水平,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宜盲目强调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不切实际,难以实现。可以通过教学加强优秀译文欣赏,注重课内外名译阅读,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以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篇章为翻译材料,促进英语和汉语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针对劣质译文进行辨别修改,培养学生辨别鉴赏优秀译文的能力。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教学应以提高翻译欣赏水平为主,侧重帮助学生从外语语言学习者的身份向翻译入门者的转变,是更合理务实可行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目标。endprint

3.2翻译能力视角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较随意,关于翻译技巧等方面教学往往在不同语境中可复制性不高,学习者在课程结束后翻译能力和翻译质量仍难以有所改善。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语言文化知识等的授课比例如何安排,可以从翻译能力构成模式中得到启发。翻译能力被普遍认为是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几种能力的组合,中外许多学者提出多种翻译能力构成模式。马会娟(2013)针对英汉两种具体语言,提出英译汉翻译能力由语言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和使用查询工具的能力构成。以马会娟汉译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模式为理论基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应对以上翻译能力而设置:

3.2.1英汉语宏观对比知识教学。跟西方印欧语系中语言之间相似之处较多,英汉语言差异特殊性较强,在翻译教学和实践中一直备受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强调教学中传授英汉在语言、文化和思维逻辑上的异同。

3.2.2翻译查询工具教学。学习利用现代技术辅助翻译实践活动,弥补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的不足。

3.2.3翻译理论和技巧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翻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3.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传统翻译课堂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由于害怕发言会被他人取笑,害怕紧张会造成表达错误,常常选择沉默或只是随意附和他人的观点。语言能力不但难以提高,反而逐渐退化,进而抑制课堂表达欲望。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教师的角色是需求分析者、指导者、监督者和促进者,合理的师生关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教学以学生讨论为基础、重视学生与同伴、学习材料、学习语境的互动。应建立起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课堂,不以提供的标准译文和纠错为重点,避免以结果为主导的教学课堂的单一化和对立化,强调反思性行为的重要性,提倡通过真实的翻译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课堂上,强调对翻译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表达,不论用英文还是中文都受到鼓励,将有效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突破反思表达的瓶颈,营造积极交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4.结语

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能力和学习动机上的差异,以及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会成为专业译者的现实,大学翻译选修课教学应积极应对,谋求出路,开辟新的教学思路。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辨别鉴赏优秀译文为教学目标,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过程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强调反思性行为,改善课堂教学气氛。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注重借助网络、电子工具进行编译、摘译和改译等真实翻译实践的训练,通过传授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双语语言文化素养,夯实对双语差异的认识,以便将来需要时完成初级水平的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56-58.

[2]古熠奎,邵曦瑶.中国翻译教学回眸(1978-2013)[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1):54-59.

[3]程敏.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6):87-89.

[4]罗选民,邵有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63-65.

[5]白莹.应用翻译: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94-196.

[6]康立新.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再思考——基于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64-167.

[7]赵卫东.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标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3(2):41-43.

[8]佟敏强.英语翻译教学与汉语言文化素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112-115.

[9]马会娟,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69-139.

[10]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9-64.

[11]朱玉彬许钧.关注过程:现代翻译教学的自然转向——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教学法意义[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84-87.

本文为华南农业大学校级课题“翻译能力框架下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号5700/K16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