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7-12-20 09:38任正琳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应用现状新媒体

任正琳

摘 要: 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信息交流及学习等方面的便利,同时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工作方法。新媒体应用在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对新媒体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新媒体应用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意义进行探析,从而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希望为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用新媒体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新媒体 应用现状

1.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对于新媒体应用的现状分析

1.1高校共青团网站的应用

从大学生的角度看,很多类似于读书、电视及广播这种获取信息的途径都已经逐渐变为浏览网络信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手机新闻软件及网络电视软件正逐渐被大学生接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方式,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丰富,同时,信息的表述方式由以往的单一面表述变成了新媒体环境当中的多方位表述,使得信息的解读更加客观,大学生更愿意接受。高校共青团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比较强调对信息的把握,首先是团务方面的信息,基本占用了网站上百分之四十的空间。其次是关于思想引导方面的信息,基本占用网站上百分之十的内容。再次是关于大学生的服务类信息,基本占用网站上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最后是留给学生互动交流的区域,占用网站上百分之十的内容。从目前看,一些高校共青团网网站的建设情况比较规范,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

1.2高校共青团微博的应用

目前,微博已经基本成了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的重要平台,高校共青团通过微博发布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上级团组织对于高校共青团传达的相关工作信息,以及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相关信息,还包括与大学生相关的服务类信息等。近些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共青团微博建设,使得微博的传播作用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发挥。

2.新媒体应用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意义分析

2.1改变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式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共青团在工作方面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高校共青团对于新媒体的特点进行重视,更加注重对于共青团活动的设计,使得整个组织构架变得更加扁平化,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使得信息能够更好地传播。

新媒体的应用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对于工作方法的改变,高校共青团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型媒体进行工作开展,从而使得发布的信息更加简洁易懂。同时,高校共青团通过新媒体加速对工作项目的改变,通过对于高校学生具体需求的了解创建网络活动,形成学生和共青团之间更好的互动。另外,通过对于新媒体的应用,帮助高校共青团有效地改善工作机制,通过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特点,构建更加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提高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帮助高校共青团进行更有效的组织构建,通过建立共青团网站扩大对于学生的覆盖面。

2.2促进了高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

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平台,同时为基层的团支部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展示效果,为团支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帮助,同时为团支部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共青团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使得共青团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提高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效率。对于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共青团进行思想引导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通过新的媒体形式,实现了与学生的更好沟通,提升了高校共青团传播社会正面思想的有效性,帮助高校共青团更好地履行职责。最后,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帮助高校共青团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和就业。

3.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校共青团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本身具有时间和空间无主控的特点,无法控制信息的获取,使得某些消极、不良的信息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传播。大学生普遍好奇心都很强,对于信息的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对某些负面信息产生兴趣。新媒体的应用使得大学生获取的信息产生了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难度。

其次,高校共青团对于新媒体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诱惑性,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及心理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所谓的隐蔽性,就是说在新媒体平台上,一些大学生都是通过化名的方式存在和沟通,从而降低社会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由于新媒体的特点使得网络监管困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控制难度更大。

最后,某些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内容更新速度太慢,内容都是通过复制完成的,并且缺乏一定的趣味。同时,某些高校共青团运行新媒体的形式缺乏丰富性,很多高校共青团开始利用微博传播信息,但是单一平台的内容是有限的,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

4.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的共青团工作

4.1加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

高校共青团应该把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传统工作形式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新媒体的应用,从而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更好地融合,促进双方发展。同时,利用新媒体在不同需求情况下开展共青团工作。新媒体有新媒体的优点和缺点,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要实现新媒体和傳统媒体之间的互补,首先,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要能够意识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传统媒体公信力强的优点。其次,要以实现互补为基础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利用新媒体时效性强、互动方式丰富的特点,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建立电子报刊及高校网络电视等形式,建立高校共青团传播校园文化的良好途径。

4.2加强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特点及为网络化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特点,所以在建设高校内部的网络文化过程中,要对于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从而制作出更加直观、生动的网络素材,进而使得高校共青团网站的内容更加简洁明确,互动性强,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另外,要注重新媒体的个性化发展,在个性化方面要符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把共青团的教育内容变成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信息。

高校共青团要主动地把新媒体作为主要工作宣传阵地,通过新媒体提高工作宣传质量,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特点,使得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内容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引导性。

总的来说,高校共青团对于新媒体的应用是当今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当然共青团要注意加强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日常工作当中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对于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式进行积极创新,把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和新媒体相融合,使得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平台得到更好的拓展,吸引更多高校大学生的关注。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行更好的引导,履行好共青团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忠伟,姚远,孙德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1):51-52.

[2]刘秀丽.主体论视野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形势及对策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4):45-48.

[3]刘海春.休闲教育: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视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13-16.

[4]严生,孙洪洋.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6):227-229.

[5]陈菊平.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2):21-24.

[6]王春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应用提升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2017LX03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应用现状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