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的旺工淡学与企业预备队培养

2017-12-20 17:36张静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摘 要: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企业“用工荒”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形成了反差和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差距。只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缩小供需错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 旺工淡学 预备队 培养模式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尴尬处境

(一)行业需求与学校供给——人才供求错位

1.酒店的岗位要求与毕业生的工作理想发生错位

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在酒店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酒店的岗位需求要求大学毕业生同样从基层做起,再逐步晋升,而大学生的理想却是毕业后直接做一名白领管理者,从心理上不能接受从服务员做起,导致企业需求与毕业生的理想存在不对等。

2.酒店对人才的选择标准同高校的专业培养发生错位

酒店行业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为:应用性、职业型,到岗即上手,这就要求学校对毕业生的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但实际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眼高手低”,缺乏实战经验。

因此,行业需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存在错位,导致企业“用工荒”遇上学生“就业难”。

(二)行业需求与传统观念——招生难

酒店行业存在行业需求旺盛,但是各高等院校招生难,导致专业萎缩甚至停招的现象。以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校酒店管理专业2009年—2016年,学生报到数呈下降趋势,由原来三个自然班166名学生萎缩到现在一个自然班48名学生。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家长、学生“为他人服务是低等工作”的传统思想之间的冲突。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在于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各院校应该根据岗位需求,着眼于学生职业成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使行业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的预期与实际达成一致。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十九章第二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指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

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年6月22日,即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专列一条,即第六条“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强调“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三、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培养企业预备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

(一)旺工淡学——一个学年三个学期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坐落在海南三亚,三亚的酒店行业有鲜明的淡旺季之分,各酒店出现明显的“旺季用工荒、淡季养闲人”的情况,由于旺季临时用工难,招聘的人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导致三亚的旅游业屡遭诟病、多次被媒体曝光。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在受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委托管理之后,经过行业企业调研,设计了“一个学年三个学期: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被海南省政府推广到各个学校“设置冬季小学期”。

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以酒店的淡旺季确定教学学期”,打破原有一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的传统,将每年的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设置为“第三学期”。也称为基于工作场的学习,工作场的学习是一种参与真实任务、并获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

设计如下:

大一:酒店淡季时,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即在教育场通过理论学习,辅以实训室操作;酒店旺季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真学真做”,理论融入工作过程,学生以在酒店顶岗工作为主,即在工作场开展基于理论学习的工作,在做中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大二、大三:培养企业预备队。酒店的淡旺季依然同样展开,但是经历了大一的“第三学期实习”,在正常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组成预备队,根据企业临时需要上岗工作;大三、大二、大一学生可以组成团队,承包酒店的部门或部门的楼层,作为预备队解决酒店的旺季人员需求,保证酒店正常良性运转。目前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已经与三亚凤凰岛度假酒店、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三亞休养院签订了《企业预备队协议》,建立了企业的预备队。

(二)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培养企业预备的课程体系设计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企业需求设计新的课程体系。三亚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社情(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和学情(学生的能力培养需要),打破“一门课程只上一个学期,最后一年/半年顶岗实习”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理论与实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如:《酒店服务与管理》三年不断线,培养学生的服务与管理能力逐渐上升,从基础服务到基层管理,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实习实践,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晋升时间。

(三)实行“三化”教学改革

普通高等教育向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转型路线确定之后,课程就是决定因素。不解决教和学的问题,转型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2014年6月22日六部委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按照“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教学设计要求符合“三化”标准,即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和工作任务课程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以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跨界融合,要求在教学整体设计中努力打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教学任务工作化,是将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教学中,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任务形式完成理论教学,即“真学”;工作任务课程化是在实习实践中,将工作任务采用课程形式完成,在实践中检验理论,通过理论学习促进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多问“为什么、如何做得更好”。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场的学习以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场的实践以理论为指导,为企业提出各项工作的改进措施,深受企业好评。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旺工淡学、工学交替、培养企业预备队,这种模式实现了五方受益。

(一)学生受益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品位,缩短了职位晋升时间。学生每年第三学期的“旺工”,使学生毕业时已经基本达到基层管理者的水平,学生就业时可以从基层管理者做起,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品位,使学生在岗位发展上更有竞争力。

(二)教师受益

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教学改革思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预备队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实战能力。

(三)企业受益

解决了企业旺季用工荒,避免企业旺季养闲人。通过“旺工淡学”和培养企业预备队,解决了酒店旺季的用工荒和临时工综合素质低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学校受益

强特色、树品牌、谋发展,为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三亚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开展“第三学期”,受到政府、行业的认可,海南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倡导实行“冬季小学期”,使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树立了品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了新思路。

(五)政府受益

解决了“离职潮用工荒”难题,维护社会稳定。“旺工淡学”的第三学期解决了三亚旅游旺季的用工问题,树立了三亚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品位,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张静,李国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7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