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尔
摘 要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和播音专业技能不动摇,在肩负喉舌功能和社会宣传的前提下,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在新闻创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做好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的平稳过渡,做好电视新闻的全媒体创作,在创新实践中淬炼全媒体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转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93-02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是传递新闻讯息的直接传播者,在新闻信息传播中担任重要一环,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形象特点直接表现在受众的接收效果上。不同于广播播音员,电视新闻主持人不光要讲求声线的流畅和吐字归音的标准,更讲求体态语言的表达和对全局的掌控。因而电视新闻主持人更多的出于一线新闻记者,在频繁的新闻采编中培养出对新闻的敏锐嗅觉和全局感官,更适合于演播室中的新闻直播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面临了新的创作环境和传播方式。传统的电视新闻人要熟谙新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受众的接受习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转变创作方式,迎接新的新闻制播环境。
1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创作环境转变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①。在主流媒体快速推进融媒体建设的浪潮中,新技术、新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传统电视新闻创作中来,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创作环境日新月异,总体面临创作时效性更强、交互形式更复杂、演播设备操控性更高的创作特征。
1)新闻编排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媒体发展是建立在传媒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早期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多为实况转播,主持人的播出与新闻画面的编排实际上还有一段时间,从现场新闻编排到发回台中心,再到新闻主持人的解读,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周期时长。而直播技术的发展,极大改观了传播速度与资源利用效率。1997年中央电视台的《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直播报道,第一次采用4路外来信号同时接入,极大丰富了画面的信息含量和镜头视感,配合嘉宾和主持人的实况解说,基本实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从“现场直播”到“现场直播报道”的跨越。在现场直播报道中,主持人要把握好节奏,在规定时长内完成背景资料的背书和观众解读、嘉宾反馈的话语份额分割。2013年2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第一次采用10路直播信号展现全国各地迎新春的直播画面,极大提高了新闻的现场感、时效性和立体感,也考验着主持人对全局的把控能力。
新疆电视台电视中心前期摄录采集、后期制作系统、节目现场制作系统、节目传送和接收系统、播出系统数字化率达到100%。新闻网、播出网的网络化率达到100%。目前,有2个高清演播室,1辆高清转播车,高清频道3个,高清播控系统3套。升级更新了虎鱼网—电视台官方网站平台和维哈汉三种语言的App,扩容了新疆本地电信IDC资源和网络出口,为三网融合后的多样化节目服务和多屏传播打下基础。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相约大美新疆 共享精彩冬运》等多个大型新闻专题的编排中,都运用到了卫星实况直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报道。每条新闻都考验到主持人的编排意识和驾驭能力。
2)交互式报道成为主流。电视媒体向融合媒体的转型,意味着过去单一的传播方式转变为多向互动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坐在镜头前背书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少,全景式全媒体交互新闻演播室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多。在全媒体新闻演播室中,主持人不仅要与嘉宾、评论员进行交流互动,还要及时了解场外观众的信息反馈。作为交互场域中的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主持人需要有强硬的新闻专业能力和灵活的观点引导能力。全媒体演播大厅设备打破了传统演播室主持人的固定姿势和固定镜头,取而代之的是多景别、动静结合的镜头效果和主持人全肢体的动态解说。全媒体通过互联网接入了外来讯号,使得观众的互动和反馈信息可以即时出现在演播室显示设备上,打破了传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与荧幕前观众的一面墙。主持人在解读新闻的同时可以适时对观众的反馈做出回应,拓宽了观众的参与度。同时,主持人在全媒体演播厅中担任了新闻信息、网络反馈、嘉宾信息等多面信息的处理者,是新闻实时编排和呈现的制作者。2012年央视新闻率先使用全景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截止到现在,全国省级主流媒体基本都配备了具有全媒体交互功能的新闻演播室。
3)演播设备的操控性更高。全息影像技术给新闻演播室带来更多的可能。2014年央视新闻的“两会”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虚拟影像技术让欧阳夏丹足不出户,在演播室里就能走遍大江南北。实际上,欧阳夏丹在演播室看不到荧幕中的虚拟成像,只能借助提示和假想来还原荧幕中的画面,从而配合解说、动作及走位。这种全息影像技术由虚拟屏幕发展而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演播室中俗称的“绿幕”虚拟屏幕都取消了,成为现在的三维全息成像。全息成像带来的虚拟情景能够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使得观众迅速沉浸其中,而主持人也成了穿越时空的记者,要在不同的场景中变换语态,结合画面模型的变化配合虚拟环境。主持人的时间掌控、空间度量、走位和语言都成为组成画面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虚拟演播室中主持人不仅是新闻的“二传手”,还是共同创作画面的演员、剪辑。
2 主持人创作的进阶路径
1)传播理念的转变。新媒体技术时代不仅要求主持人对新媒介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转变传播理念和思维方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传播—接收”的单一传播方式,而新媒体是“传播—接收—反馈”的双向互動方式,电视媒体是自上而下的内容投放,而新媒体是自下而上的内容投放,更注重UGC模式内容生产。电视主持人要实现单一的“信息传递者”向互动的“受众服务者”的思维转变,在对媒体负责的前提下,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电视受众的服务者。传播理念的转变是突出受众的主体地位,但不是一味迎合受众,要将政策宣传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满足受众收视喜好的同时提升新闻节目的格调。endprint
2)内容创作的转变。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作为新闻内容的“二传手”,通常接到的文本都是定型的,内容的更改余地微乎其微,尤其是时政类新闻更是字字斟酌,只能在评论类节目中进行适当的发挥,更多的还是播报时的二次创作。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主持人并不是单纯的“肉喇叭”,是具备多项技能和完善知识结构的传播个体,要勇于从声音创作者向内容生产者转变,打造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央视新闻的段子手朱广权可以说是央视新闻的“一股清流”,“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等调皮诙谐的段子层出不穷,配合央视新闻男主播一惯的严肃庄重的主持风格,让观众忍俊不禁。
3)创作平台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是创作平台也是传播工具,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跨媒体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央视新闻主持朱广权不仅在荧幕前活泼而不失庄重,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也是个十足的段子手,影响力不亚于电视平台。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开始筹划新媒体业务,构建了天山云TV新媒体视频品牌服务,业务从电视端延生到了PC端和移动端。2016年研发并上线了维吾尔语“Eynek”和哈萨克语“Bawrsak”一云多屏的生态产品,提升了民语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民语客户端用户数超过20万人。虎鱼网和天山网都是新疆广电重要的新闻传播平台。电视荧幕上的老面孔,在新媒体客户端开启新节目,契合网民的视听习惯,晋升为新“网红”。
3 结束语
电视并不是新闻节目的唯一平台和媒介,电视媒体的媒介融合已完成了从单纯的网站开办到自媒体运营的阶段,呈现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制播新业态。新闻节目主持人要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和电视人的职业素养,在加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下转变传统媒体人的创作理念和方式,做好电视新闻的全媒体创作,在创新实践中淬炼全媒体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朱春阳,刘心怡,杨海.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新闻大学,2014(11):9-15.
参考文献
[1]敖峥嵘.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7(5):46-49.
[2]杨洁文.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作样态革新[J].南方电视学刊,2017(4).
[3]赵若竹.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2):158-159.
[4]刘晓琦.电视新闻编辑一度创作与主持二度创作的衔接[J].今传媒,2016(5):119-120.
[5]生军.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5(2):45-46.
[6]宋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全媒体生存[J].新闻传播,2016(6).
[7]杨晶,李振明.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13):177-1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