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佳蕾,江燕文,吴咏红
(广东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头孢菌素相关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古佳蕾,江燕文,吴咏红
(广东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所导致的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各自声像图特征。方法通过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门诊35例使用头孢菌素抗炎治疗所致的假性结石患者和35例真性结石患者进行胆系、泌尿系扫查,观察二者结石的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强弱及变换体位后的移动情况。结果使用过头孢菌素的35例患者出现的胆系、泌尿系结石大部分具有质地疏松、中低等回声、后方声影弱、随体位移动速度缓慢和变形的特征,且停止服用头孢菌素后结石大部分在1~2周内消失。结论通过观察头孢菌素所致的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的超声图像特点,掌握假性结石具有的特征性声像图的表现,使得临床及影像医生对此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超声诊疗水平,避免误诊。
头孢菌素;假性结石;超声图像特征
头孢菌素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性强、半衰期较长、耐酸、耐酶、不良反应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其机制为头孢曲松钠和钙离子螯合形成头孢曲松钙泥沙样结石[1]。在普通体检中,腹部超声检出由注射头孢菌素引起的胆系、泌尿系结石的案例逐渐增多,已不再是罕见的不良反应。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因各种感染因素在本院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 /头孢哌酮钠/头孢替唑钠)后超声发现胆系、泌尿系假性结石的患者35例为A组,年龄介于18~60 岁,且此35例研究对象用药前均超声检查证实体内未见结石,近期内无使用其他可引起假性结石的药物(抗凝药、潘生丁、环孢素等),超声发现结石后临床均未对结石给予任何干预治 疗。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门诊常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胆系、泌尿系患者35例为B组,年龄介于18~60岁,患者自诉近期无自服药物史,既往已有明确的结石史。
使用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超声扫查胆囊及泌尿系统。对于A、B组发现结石者,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胆囊大小,壁厚程度、是否光滑、体内结石的形态大小、数目、回声强弱、后方有无明显声影及结石是否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或变形等,并询问患者有无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现结石后对于A组患者停止头孢菌素用药,并于停药后1周末、2周末、3周末进行超声随访。将A、B组所有患者每次超声检查图像、文字用超声工作站保存,将数据录入EXCEL工作表中分析。
2.1.1 结石形态 A组结石形态分为沉积物、泥沙样、块状结石3种。A组35例患者中,超声表现为沉积物6例,泥沙样结石18例,块状结石11例,其中单发结石13例,多发结石22例。B组结石形态主要为泥沙样及块状结石。B组患者中,表现为泥沙样结石5例,块状结石30例,其中单发25例,多发10例。
2.1.2 伴随声影 A组结石无明显声影者10例,伴弱声影者21例,声影较明显者4例。B组结石伴弱声影者9例,有明显声影者26例。
2.1.3 移动性 A组患者体位改变结石移动较快者12例,移动缓慢者23例。B组患者体位改变结石移动较快者28例,移动缓慢者7例。
2.1.4 变形 A组患者体位改变结石形态发生改变者22例,未发生变形者13例。B组患者体位改变结石形态发生改变者7例,未发生变形者28例。
经腹部超声随访观察,停止使用头孢菌素后35例A组患者结石均自行消失(停药1周内消失者7例,2周内消失者18例,3周内消失者6例,>3周消失者4例);而B组患者确诊结石后1周末、2周末、3周末超声随访均未消失,形态大小无明显改变。
A组35例患者中,均未出现明显胆系、泌尿系症状。B组3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有2例出现右上腹轻度疼痛,有1例出现明显血尿。
头孢菌素是一类在门诊或住院部都应用十分广泛的抗生素,共有4代,分别有不同的抗菌范围,因而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不同代的头孢菌素药物药理作用不同,但都分别经人体的胆道、泌尿两个系统排泄。如研究中A组患者35例,有18例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这两种抗生素主要为胆道系统排泄,药物以原形随胆汁排出,胆药浓度大大增高,使其达到过饱和状态并与胆酸结石,致胆酸池失去平衡,胆固醇即易于结晶从而形成假性结石;停用该药后,胆酸池恢复平衡,重新溶解胆固醇结石,假性结石消失。头孢曲松钠诱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头孢曲松钠剂量较高、治疗时间较长、脱水、尿路畸形及高钙尿等[3]。大量文献报道临床上患者在进行注射头孢曲松治疗期间,很多患者都是超剂量用药或者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间间隔较短,又或者在注射期间给药速度过快等,都有可能导致头孢曲松离子浓度短时间内过高,从而引发尿路结石形成[4-5]。此外,头孢菌素在泌尿系中也可与钙离子形成结石,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发热、腹泻及脱水等临床症状时应用此类药物,因而在治疗时应多补充体内水分增加尿量,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头孢菌素用量,在肝肾功能受损时减量使用,从而降低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几率,对于形成假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可碱化尿液、解痉多可恢复[6]。
研究发现,超声诊断头孢曲松钠致假性结石需要结合患者超声影像图以及既往用药史,综合分析才能够同真性结石进行有效鉴别。头孢曲松钠致假性结石患者通过调查发现,此类患者在近期均有不同程度服用头孢曲松钠的相关历史。而与假性结石相比较,真性结石的声像图多表现为团块状,并且会伴有十分明显的强回声现象;与此同时,假性结石后方无回声,超声结构相对较为松散,在改变检测体位后有明显的漂浮感;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在停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并且超声图像也会恢复正常。从此笔者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头孢曲松钠导致的假性结石与真结石相比,直径更小,常悬浮于胆囊后壁,其回声稍强,超声影像模糊不清(如图1)。真性结石胆囊内呈固定强回声团块状,超声影像中颗粒粗大并且光滑,与此同时,在后方会伴有锐利明显的声影(如图2),结石呈滚动状不变形,结石在多次复查中持续存在。
图1 假性结石超声影像图
图2 真性结石超声影像图
本实验所观察的A组35例胆系、泌尿系假性结石中,以泥沙样及块状结石为主,沉积物形态的结石比例较低。造成假性结石形态的不同,可能与超声检查的时间有关(实验设计在出现假性结石时即停止使用头孢菌素,因而A组研究对象于抗感染治疗中后期才进行超声筛查,以减少对本身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此时体内的药物浓度已明显升高,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的头孢菌素沉淀物形态相对稳定,所以超声主要表现为泥沙样及块状结石。A组患者结石伴弱声影及无明显声影为主,出现明显声影的比例少,这与假性结石组织成分有关。假性结石质地较真性结石疏松、钙盐含量较低、因而对超声波吸收少,密度小,后方声衰减不明显,故体位改变时移动速度大部分为缓慢且松散易变形。以上几点为假性结石与真性结石的腹部超声图像区别,真性结石组织稳定结构致密,因而回声强,后方多伴有明显声影,不太容易出现形态的改变。此外,询问病史、其他辅助检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液多偏酸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有不同程度增高,结合头孢曲松钠用药史可对小儿泌尿系结石做出明确诊断[7-8]。因而如患者近期自行服用过头孢菌素或其他能引起假性结石的药物,同时既往未发现结石病史,结石又具有以上特征,就应考虑假性结石的可能,嘱咐患者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后随访观察,进而避免误诊误治,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减少由此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梁小燕,钟毓杰,刘忠民.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的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6):1080.
[2]陈锐,岳明,刘小勇,等.头孢曲松钠相关双侧输尿管结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15(4):221.
[3]孙西钊,头孢曲松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成因与诊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12):881
[4]董浩,马向明,付庆江,等.儿童胆囊结石发病原因及治疗策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6):470.
[5]郑方圆,邢燕,鲁珊,等.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头孢曲松钠相关假性胆结石1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8):696.
[6]丛小明,孙西钊.头孢曲松钠泌尿系统结石理化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8):567.
[7]李金涛,张会清,朱峰.头孢曲松钠导致儿童泌尿系统损伤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57.
[8]李泸平,范应中.头孢曲松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7例治疗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4):408.
R453.2;R657.42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09.033
2017-06-20
(张立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