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雅 范晓丽 张玲 李松
【摘要】对话式教学是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为师生提供相对平等的对话环境,师生话轮转换权得以交换。对话中,小学生存在难以判断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难以发起新话轮和保持原有话轮等问题。培养小学生在对话中话轮转换的能力,能有效提高英语对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交际口语能力。
【关键词】话轮转换 对话式教学 话轮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近几年来,对话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逐渐兴盛,课堂上对话式教学比重亦持续增加,其核心问题是话轮转换。话轮转换给予学生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的机会,促进英语的有效习得,培养学生话轮转换能力至关重要。
一、小学英语课堂对话中的话轮转换
1.话轮。话轮是英语日常对话的基本结构组织。在英语对话过程中,说话者的话语从发起到结束,被看作是一个话轮。受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关系、对话的意图和场景等因素的影响,话轮长短不一。话轮的语言单位构成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单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对话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发生转换或者各方的沉默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终结。
2.话轮转换。话轮转换通常指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变更,即说话者结束当前说话转为听话者,听话者成为下一个说话者。实现话轮转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当前说话者指定下一个说话的人,二是下一位说话者毛遂自荐。听话者随时可以转成说话者,说话者随时可转成听话者,但同一时间里仅允许一个人发话。若对话不断进行,则话轮转换将不断进行。
二、对话式教学中话轮转换的意蕴
戴维·伯姆(D.Bohm)在其著作《论对话》中这样论述对话:“对话仿佛是意义的溪流在我们之中,通过我们和在我们之间流动”。而在对话中进行话轮转换可使所有参与对话的人都能平等的分享这一意义之流,在话轮转换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1.相对平等的对话环境。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并非狭意的教師—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还包含学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式教学符合新课改后,小学英语课堂推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要求建立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基础上。在对话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好生”和“差生”之间可获得平等的对话环境,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话轮转换。
2.师生交换话轮转换权。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英语课堂上,教师掌控着话轮,极少进行话轮转换,学生充当着听话人的角色。小学生在聆听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即便存在疑惑或不认可教师的情况也不敢说、不能说。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部分教师把话轮转换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在对话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在平等的基础上轮流讲话,教师可以随时变成听话者,学生可以随时变成说话者。在对话的过程中不存在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差异,师生话轮转换权得以交换,学生的话语得以表达。
三、对话中学生话轮转换的困难所在
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中,话轮转换过程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文化、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知之甚少,教师缺乏对学生话轮转换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英语对话中进行话轮转换存在一些困难。
1.难以判断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是指一个话轮单位中听话人可识别的且认为能够进行话轮转换的位置。话轮转换时,说话者常会在话轮转换处发出明显的转换信息,让听话者明白说话者将要转换话轮。小学生缺乏话轮转换的相关知识,在英语对话中对说话人发出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不能准确判断,难以识别一个话轮中说话人即将中止其话轮的位置。因而难以在对话中恰当、及时地转换话轮,可能造成对话双方陷入沉默或者抢话的尴尬局面。
2.难以在话轮转换中发起新话轮。发起新话轮指在对话中上一个话轮转换结束后,由对话的一方自然发起的关于下一个话题的话轮。美国语言学家塞克斯(H.Sacks)提出“自然话轮替换系统将促发听的内动机”。在小学英语课堂对话式教学中,话轮的转换往往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师决定着何时进行话轮转换和引进新的话题。小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往往选择压抑自己的话语表达,不敢在话轮转换中自然发起新的话轮。
3.难以在话轮转换中保持原话轮。保持原话轮是指说话人采用说话技巧持续自己的说话。在英语对话中保持话轮,尤其是保持长话轮是小学生进行话轮转换时的一大难题。小学生在进行英语对话时,如若碰到暂时的语言障碍,常陷入慌乱和沉默之中,被迫结束话轮。如若小学生发话前准备不足,发话时易出现停顿或难以继续自己话轮的情况。如若遇到长话轮,则会更加慌乱和力不从心,造成一些误解。使得听话人误认为说话人是在发出需要进行话轮转换或放弃说话的信号。
四、培养学生话轮转换能力的实践
我国著名英语特级教研员沈峰在她的讲座中屡次声明她的对话教学观念: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不只在于控制对话信息即学生说了什么,更在于教学生学习对话怎么说即学会说话。美国语言学家塞克斯(H.Sacks)提出“对话从根本上讲是一项话轮转换活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话轮转换能力,传授其话轮转换技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普遍采用课堂教学五步法,本文结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优秀课例,探讨教师怎样在课堂五步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话轮转换能力。课例1-5均取自沈峰老师对话教学优质课。
1.课堂热身——增添话轮并存,激活对话思维。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多为达到某个教学功能而设置的一问一答的对话。但在真实的口语交际中,很少有“完整”的一问一答的对话,话轮的转换常需要学生动脑来思考和预测。因此教师应在主题引领下提供可供选择的多个分支话题,增添多个话轮并存,激活学生对话思维。
[课例1]T: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endprint
S1:What do you like?
Ss:…(18个学生参与对话)
沈峰老师采用头脑风暴法为学生增添了多个真实话轮,学生可自由发问,至此学生的头脑便“热”起来、运转起来了。这些真实话轮皆是学生熟悉的,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对话思维,让学生自然的发起多个新话轮。
2.课堂呈现——调控话轮保持,提升对话兴趣。为激活学生的对话思维,沈峰老师把话轮转换权出让给了学生,学生可自由地发起新话轮。而发起的新话轮多与教学内容相距较远,此时教师若不调控握话轮,课堂对话教学很难继续。
[课例2]T:What do I like?
S1:Singing.
T:English or Chinese?
S2:Chocolate.
S3:English song .
T:Yes, English song!
Ss:跟唱
沈峰老师对学生发起的新话轮采用针对性反馈,避开了第二个学生的问题,直接回答了第三个学生的提问,从而推动话轮的保持。另外沈峰老师利用歌曲调控话轮的保持,提升了学生对话兴趣。
3.课堂练习——明晰话轮分配,扩大对话参与。教师对学生进行话轮分配的方式主要是:全体恳请、小组恳请和个人恳请。全体恳请指教师通过话轮分配将话轮转换权交给全体学生,班级里任何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可回答。小组恳请指教师通过话轮分配将话轮转换权交给每个小组,组员可以是两人、四人等。个人恳请指教师通过话轮分配将话轮转换权交给一位指定的同学,让其发话。
[课例3] T:Game one:
S1:what is she doing?
Ss:She is…
T:Game two:Hello is that FanSiyi?
S1:Yes.This is FanSiyi.
Ss:…
T:Hello is that Nancy?
Ss:…
沈峰老師将三种话轮分配方式结合在一起,丰富了课堂活动方式。用第一个游戏让全班学生小组合作并抽12组学生进行展示是小组恳请。第二个游戏中,沈峰老师通过提问点名让S1回答的方式是个人恳请。沈峰老师对课文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全班人都可以参与话轮。教师调控话轮分配,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扩大学生话轮参与度。
4.课堂产出——助推话轮转换,凸显对话真实。语言学家Swain指出一种语言的习得“还需要迫使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学生进行大量话轮转换输出练习,可激励学生进行语言应用。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学生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才能有话可说,打破话轮转换过程中因准备不足而造成的沉默。
[课例4]task:(1)课上打电话给教师请她帮助自己的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2)课后编对话,call your friend。
沈峰老师通过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两两练习,促进了全体学生话轮转换。布置编对话的task,让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的产出,助推话轮转换的同时凸显了对话的真实性。
5.课堂总结——凝练转换技巧,还原对话初衷。对话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交际口语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浸润,体现小学英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例5] 摘自沈峰老师对话教学优质课:
T:Nancy calls SuHai for help. Our parents are busy too, so we…?
Ss:We should help them.
在英语课的最后沈峰老师通过课文内容Nancy很忙需要帮助,教导学生体谅父母,体现了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人文渗透。
同时,还需关注的是,目前低年级段和高年级段小学生的话轮转换能力相差较大,教师在课堂对话式教学生应注意学生的年级段差异,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话轮转换,实现口语交际。
参考文献:
[1]黄靖,徐晓珊.话轮及话轮转换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3, (10):179.
[2]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张艳.小学英语课堂的话轮转换[J].华夏教师,2015,(06):51.
[4]范晓敏.从话轮视角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0):163-164.
[5]宫文胜.小学英语对话式语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以一节江苏省教学展示课的磨课过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 (S2):111-112.
[6]范晓敏.简析课堂话轮与语言习得[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04):84-86.
【基金项目】2017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706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秀雅(1992-),女,汉族,安徽明光人,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教学论、教育人类学等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