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策略探究

2017-12-13 10:26刘珍
赢未来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新时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要求开展教学前制定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设计出真正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分析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性策略,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规范性策略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项基本要素,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小学教学设计是在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利用有效的手段方法来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以便学生充分掌握重难点模块知识,提升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因此制定出规范性的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小学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规范性意识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教学开始汲取国际及国内教学设计的最新方法和原则,以便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实施主体,在基于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国内外的前沿教学设计模式[1],通过比较分析,构思和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学习规律及特点的教学方式。但是从实施现状来看,这种理想的教学设计效果并没有完全被实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次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情况显示,多数教学设计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最后环节中的布置作业当成着力点。这一过程小学科学教师采取比较随意的设计方式,没有具体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及实际学习水平。少数教师将教学分析看成是教学背景的分析,以至在授课时重点关注获取知识量的多少,没有系统化分析学生学习实际。通过制定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课堂都在不断灌输科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消化及吸收效果不佳,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最后,小学科学学科包含大量抽象内容,教师对有关知识概念的不准确把握让学生新旧知识点相混淆。这要求教师在解释新知识概念时,采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且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以此加快学生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实施教学设计,对于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不利的。

二、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性策略

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要求灵活展现,因此允许不拘一格,设计出创意、设计出个性、设计出风采[2]。规范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固定化的格式,实际上需要在开展教学设计前,合理性分析影响课堂教学开展的各项因素,以便符合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特点和生理认知规律。

(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

教师要认准科学课程对小学生的定位,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维。在每个小学生学习科学学科前,已经形成对世界的朦胧认知,这就是所谓的“前科学概念”,虽然并不系统全面,但是小学生成长于这个世界最初的、主动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学科时,应该有意识保留学生以往主动思考的习惯,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对科学知识及科学现象的积极思考,这将对学生构成前进的动力。因此,规范性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过渡自然,设计出趣味性的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向着理解科学概念而转变。例如在学习《手电筒的秘密》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节课中布置作业是让学生回家观察手电筒,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能力,思考手电筒是怎样发出光的?并在课堂中真实展示出手电筒,激发学生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二)利用教学目标带动教学设计

规范性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开始教学环节中就展示给学生。教学目标的阐述,体现出教师对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的理解,同时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归宿[3]。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综合考虑全面。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不仅是为了单纯掌握知识。因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不能仅仅停留于书面作业布置和教学方法设计,而是真正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科学问题,通过掌握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加强实验及探究活动在教学设计中的设计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特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让学生认清事物规律的本质。因此,规范性教学设计必须要重视实验的设计环节,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探究性和协作性,体现出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的思想理念。实验研究发现,学生享受在实验中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快乐学习的意义,有助于为教学双方的互动提供有效保障,从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方法和感情抒发等[4]。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放映教学视频,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探究活动。例如在《观察春天的植物》中,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内种植的花草,从而更加明白植物生长中的影响因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规范性教学设计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学生认知、学习实际以及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因素。规范性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整个課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思考整个教学过程,善于反思,从中总结经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永环.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 教育现代化, 2017(9):0197-0197.

[2] 施彦斐. 探究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的途径[J]. 考试周刊, 2016(53):178-178.

[3] 汪丽, 孙铭明. 建构性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3(3):48-49.

[4] 黄晓, 孙丽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4):111-120.

作者简介:

刘珍,女,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科学专业,现任职于汝南县勤工俭学教学设备管理站。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新时期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