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翔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加快,各中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教学。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及学生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本文从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出发,重点分析了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现状,探讨了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 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其间也对合格的技术、技能型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产生了大量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直接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大量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职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看到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但也发现了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与中职教育目标及社会现实需求方面的差距。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目前中职建筑施工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方
1、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1.1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各中职院校加紧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市场对人才的各种需求。从建筑业人才结构来看,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比重,而具有建筑施工技能的人员为数不多,这影响了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各中职院校开始逐渐改革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利用有效条件,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1.2 促进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单位要求中职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施工技能,能进行施工勘察、施工设计,并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但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技能水平与建筑施工单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对建筑施工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增加施工实践课程比重,完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中职生的施工技能。
1.3 提高教学质量。现有的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院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可以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不良局势,大力提高建筑施工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信心。
2、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2.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中职院校在培养建筑施工专业人才时,只重视学生的识图能力、预算能力、设计能力,忽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以致学生素质提高困难。盲目削减文化基础课,对制定“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历史背景产生误读。教育部颁布的《 深化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指出: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据笔者所知,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建筑施工专业将基础课削减为一个学期的课程,一味地强调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这种安排客观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功能。
2.2 “ 双师型”教师偏少且缺乏培养机制,实验实训教师匮乏。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關键因素是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还是直接入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教师大都“ 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并且,由于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在校教师承担着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及课程开发任务,使得在校教师自我充实和提高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保证,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双师型”教师的自我培养
2.3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在进行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教学时,
仍然采用说教式,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虽然能促使学生一定程度上掌握建筑施工的理论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施工技能的确切掌握,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有些教师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开始接受并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和方法,但是他们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而没有将建筑施工专业课程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文化课程,所以其收效甚微,并没有改变建筑施工专业的发展现状。
2.4 没有考虑中职生的发展特点。许多中职院校没有完全明确中
职生的发展特点,高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并将其与本科生、专科生等同起来,忽视了中职生底子薄、基础差、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所以,有许多中职教师错误地分析了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并按照自身的理解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没有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思考
3.1 完善培养目标。各中职院校应该转变培养思维,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落脚点,同时兼顾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突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以实现高质量测绘员、安检员、预算员、结算员培养目标,向各大施工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人才。
3.2 加快双师型、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土木工程知识与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土木工程知识既包括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知识;也包括房屋、道路 、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 、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等知识。而工程管理知识则是突出强调运用现代管理原理,结合土木工程知识,解决实际出现的管理问题。所以,加强土木工程知识与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夯实专业技术知识,强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3.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采取派出进修,引进具有施工经验的教师等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一方面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产学研究、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参加注册执业格考试等形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 双师” 素质;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每年在施工企业锻炼最少保证达到两个月。成立产学合作办公室,全面负责教师企业锻炼的岗位落实、过程检查和结果考核等工作,严格规范组织实施程序,使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落到实处,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招聘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通过他们与专任教师的交流、沟通与影响,进一步优化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地缩短职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的距离,加速“ 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