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博
摘要: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技术强弱的衡量标准。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许多中职院校都建设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文根据工业机器人培养方案,采用“四步教学法”,即理实“双元制”教学、实验实训教学、项目教学和参加国家、省市比赛四个方面来剖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并结合参加省市比赛优秀生培养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双元制 教学手段 省市比赛
引言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衡量标准,并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正在缓减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选择方法之一。本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机器人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人才,许多中职院校纷纷建设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一来可以增加学校的专业建设方向,扩大知名度;二来可以培养一些高、精、尖的毕业生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采用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先从直观上理解机器人的组成结构,通过一些3D软件让学生模拟机器人动作的轨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一、 理实“双元制”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工业机器人的授课不适合传统的讲授法,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要让学生看着实物,听老师讲解,先从直观上认识机器人的结构、组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多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演示,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原来机器人是这样工作的。3D仿真软件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教师,拿焊接举例,通过仿真,让学生知道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从什么地方入手,什么是起始点,邻近点、工作点、远离点……。如搬运一个工件从A点到B点,进入软件,将这个工件从自带库中取出,配合三维机器人进行模拟,选择最优的规划路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路径,实现模拟仿真,比较直观的看到机器人是如何搬运的,这样在操作中就按照规划的路径来完成。
二、 实验实训教学
进入实训现场之前,教师必须对每一名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把危险性都交代清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一旦出现危险,团队的其它成员能施救。接下来熟悉机器人组成和操作按钮的位置,功能和操作,可以给机器人上电,把每个按钮的功能演示一遍。
在软件模拟仿真完毕,不能马上进行机器人的操作,因为机器人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学生必须在机器手臂活动范围之外进行操作,如果近距离操作,必须时刻盯着机器手臂的运动轨迹,并适当调低运动速度。在给机器人编程的时候,采用手动控制,并且编一条程序,让机器人运行一步,看有没有偏离轨迹。团队中几名同学协同合作,有写程序的,操作的,测量精度,反复调试,找到最优的规划路径。同时,几个团队之间相互竞争,通过做同一个课题,结果不同,相互借鉴,互相促进,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 项目教学
当学生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将一个完整的项目交给学生,这个项目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学生来完成,包括项目实现的背景、项目的环节、项目的组成以及项目的程序编制,项目的实现。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把关者,学生是主体,学生在每一模块完成后都进行点评,并进行资料的归档。学生不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项目,而是学生自己来完成,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的结果,结合实践,体会创新的困难和乐趣,培养团队精神,还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机械加工为例,团队内至少有一人对机械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如模具设计、加工工业和环节、产品的检验规则等。这样的项目对团队的要求比较高,包括机床的操作、金属热处理、工艺流程。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和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合作,跨专业学习是以后中职学生学习的趋势。在项目教学中,团队内的每个人都付出劳动,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实际上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过程。项目教学的特点:转变学习思维,以前传统教学中,老师教什么,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去完成,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定在条条框框中,无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学习时间短,一般实习的时间较长,学生整天按部就班,兴趣逐渐被磨灭。不如将课题以项目的形式出现,短期内学生完成,看到自己的成果,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监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现在以学生为主,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 参加国家、省市比赛
按照比赛的要求,学校的选拔,代表学校参加的学生一般来自三年级,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首先是所属市举办“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比赛”,各校报名后进行初步选拔,试题的难度低于省赛,这个过程也是发现不足,找差距的过程。入选后,回到本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主要是收集近三年内比赛的试题,学生先独立的分析试题,找到突破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最后在省赛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参加省赛,和省内各市的选手进行比赛,一方面是证明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学习的机会,以前是闭门造车,现在走出去,给自己定位,找到差距。
五、结束语
工業机器人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是“双刃剑”,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通过比赛,增加知名度,获得国家的投资。但是现在的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设备较少,无法形成规模性教学,再者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缺乏过硬的操作技能。大多数中职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实际操作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果克服上面的困难,那么在教学中,寓教于乐,采用“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机器人专业领域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温,姜维.浅谈机器人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08(35).
[2] 张凤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第2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王苗苗.搬运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31(6),20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