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协商意味着学习者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师生协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考核评价。协商使教师赋权于学生,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学习者自主。协商式课程体现了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师生在平等协商对话中实现了课程的创生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协商性课程;自主学习;要素;特点
现代课程开发观认为,学生不是课程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学生的发展需求与选择,学生的经验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学生对课程具有评价与选择的权利。所以,课程建设不能排斥学生的意志。教学必须从书本化走向人本化!由此,我们倡导开发一种崭新的课程范式——协商性课程(negotiation curriculum)。
协商性课程中“协商”的含义与政治上的协商属于同义,即学习者与教学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任务,带着各自的观点来商量如何能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努力。协商性课程就是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学什么和怎样学,达到师生教学意义的沟通、学习志向的协同、学习方法和结果的共识。
一、协商课程研究概况
Atkinson、Breen和Krashen等认为,协商课程意味着让学生参与、修改教学课程的方案,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投入。而教师一旦认为学生应和自己一起分担课程内容的建设,就会与学生协商,使教学民主得到真正地落实。Hall将旧的课程模式称之为“促动式”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学校、社会的限制范围内教授课程。首先,总是要促使学生产生动机,在整个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生不断地向预设的教学目标靠拢,而不是让教学不断地向学生发展需求靠拢。刘学慧老师认为大多数学生最后获得的作业分数只能表明离教师教学日标的远近程度.并不一定是主体真正的收获与理解。而且,实际上学生得到的远比课程实际所包含的信息要少很多。因为有许多东西是成人自以为是地硬塞给学生而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他们就没有兴趣要。
二、论协商性课程的基本要素与特点
协商性课程的实施首先强调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其次是注重多元化的对话。突出教学交往的本质,第一是建构协商教学和协商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是倡导实行协商性评价,允许学生就教师的评价进行反评价。所有这些构成了协商性课程的基本元素。具体而言,协商性课程还必须体现以下几个标志性特征:
(一)教学目标注意差异性、浮动性、递进性
我们首先打破了教学目标千人一律、学生无条件接受的状态。充分正视学生个体内部及个体之间的客观差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努力做到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历的学生,既让所有学生能达到基本的目标,也有挑战性的目标;其次,目标不是定死的,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浮动的,即根据具体的学习对象和条件在一定幅度内调整,使其更接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后,递进性一是指鼓励学生不断从现有水平出发像高一级的目标努力,二是指教师在设计目标时须考虑学生在达到终点目标过程中台阶的设置,帮助学生拾级而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
(二)学习任务具有多向性、可选性、生成性
协商性课程的学习任务不应只是教师和教材意志的决定.更加倡导师生共商、互动生成,或合作选取。而每次学习任务的提出,必须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点和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人人可参与到学习中,而不再是少数人演戏.多数人旁观,避免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现象。
(三)学习方式的建构性、自主性、合作性
协商性课程最大的协商空间可能就在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上,我们提倡给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更强调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选用方法。即拿捏学习策略,但不提倡教师规定学生该怎么学,而是倡导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建构的学习。
(四)学习评价注意发展性、针对性、引导性
如何进行教学评价、评价什么,也是可以协商的。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从单一定向多元,尤其应当引进学生这个评价主体。长期以来,学习评价把学生这一不该排斥的主体排斥在外,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知道如何评价,不明不白。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而且不管这种评价准确与否都得接受,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使他们丧失了自我调控、管理学习的能力,这与当前新课程的理念相悖。因此,协商性课程不仅提倡发展性、个别化、引导性的评价,而且还允许学生对关于自己的评价提出异议,进行再评价,还提倡指导学生自设评价项目与目标,或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选择参评的项目与等级标准。总之,要让评价评出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协商性课程之所以有它的特殊意义,是因为协商是成功合作的前提和深入交往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知识建构的必要过程和员有效方式。有效地实现学习主体的生命运动——教学交往,在协商、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提供学生“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乃至“互相发现的契机,并促进他们在交往中成长、成熟,焕发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参考文献】
[1]Atkinson, D. Toward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2(86): 525-545.
[2]Breen M&Littlejohn A.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Hall, J. K.&Verplaetse, L. S.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classroom interaction[J].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2000(01):1-20.
[5]方文禮.意义协商与外语焦点式任务型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1):23-27.
[6]刘学慧.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单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6):25-29.
[7]刘学慧. 协商互动与及时输出:课堂语言及时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25.
[8]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与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03):34-41.
[9]周龙兴.协商性课程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唐丽华(1979-),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和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