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艳
阅读,顾名思义,阅与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也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下最应坚持的一个要任。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应该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想让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在平时讲课时,可以将一些名著的经典情节或有趣情节穿插入授课内容中,更重要的是,像说书人一样,不完全说破,吊起胃口,使其为知结果,主动去阅读找寻。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上课时,请一些有一定阅读量的同学,于课前几分钟,简要介绍一段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或人物。
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强求可以一蹴而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情况,千万别动不动就斥责学生或者叫学生家长或者进行家访,完全可以慢慢来培养其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的知识面或者范围。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只会让学生读课本中的内容,却不关注或者较少关注课外阅读,很多好的书籍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开拓学生的视野,但不在教学范畴之中,因此需要拓展语文教学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籍目录,这些目录可以是自己之前阅读过的,也可以是众多人推荐的,推荐书目之后可以根据不同书籍内容,出一些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后来回答或者形成一个个讨论组来讨论,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推荐相关书籍之后,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阅读,结束后请学生每人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提高阅读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多读多练,其次方法也很重要。下面跟大家分享我提高阅读理解、归纳分析等能力的方法技巧。
(一)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学习快速阅读更快更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指指着读,加快手指移动的速度直到它促使你的眼睛比平时读得更快。但要想真正的掌握速读,首先我们要知道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1.眼睛视幅、焦点移动速度、阅读中的回视、音读默读;2.阅读者的阅读基础(文字敏感度、知识储备、阅读思维);3.文章的难易程度。
由于每个人的基础、能力不同,学习掌握速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就总体而言,认真练习的话,掌握到三千字左右基本是都可以实现的,更高的七八千、一万字虽然相对有难度,但也有很多人可以做到。
(二)进行深入阅读
快速阅读完,心里有了大纲后,我们就要开始深入阅读,也就是精读,就是要仔细地、反复地阅读,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和体会,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及表达方式、写作特点,包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等,对文章获得综合认识,以达到阅读的目的和要求。精读对于训练和提高同学们的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首先,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捕捉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同时对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查阅。那么,怎样去捕捉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呢?一般方法是:先从文题中找,若找不到,再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重点段中去找一找。其次,理清文章的思路,就是看看作者先寫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抓住了这个思路,同学们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意图,还为文章划分段落找到了依据。正如叶老指出的那样:“看整篇文章要明白作者的思路”。“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从而使作者的思路与同学们的阅读思路相沟通,达到披文入情的目的,并掌握作者写作特点和技巧。第三,品味好的词句或片断.好的词句片断是文章的精华.在这方面,一是要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多读细读,体会语感,读出感情。二是要把好的词句或片断摘记贮存起来,并经常回顾,坚持口诵或说写。
(三)我通过批注笔记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其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或一段话的旁边;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话或整篇文章之后。 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释。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懂的概念,立刻查字典、翻资料将其弄清楚,并且注释在旁边。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又有助于记忆,同时也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二是批语。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疑问等写在书的空白处。三是警语。对于文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上“注意”“重要”等字样,为今后阅读提供帮助。
(四)阅读需要一个不被干扰的时间,你需要找1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认真地去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你读起来会越来越爽。这个过程最好不要被他人打扰,大家也知道认真做一件事,如果被人打扰,那种状态就不会在,会让人崩溃的。
阅读能力还需老师加强课堂阅读指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