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书评

2017-12-12 07:26卢菁怡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秦汉宦官

孟祥才先生著《秦汉史》,这部书稿以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将这一时期近四个半世纪的历史从各个层面、全方位地展示给读者,以从中体现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豪迈和悲壮,汲取启迪与智慧。全书共分九章,只有首章叙及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其余章节均论两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故两汉是全书论述的重点。

作者于第一章“秦朝的建立和灭亡”中,追溯秦人的祖先,利用《史记》《汉书》等资料一步步推进,分析了秦人先祖步步为营,最终强大。用图表的形式列出了秦人封国之始至二世胡亥,共传30代,37个国君的世系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看起来非常清晰明了。且详细地分析了各个君主在位时发生的大的历史事件及对这一时期产生的重要影响。如:详细叙述了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第二章至第四章探讨西汉的政治、经济、农民起义。

第二章描述了西汉的建立与前期的政治经济。由于秦末农民起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使得人口锐减,人民生活困难。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无为。文景时期,民间经济复苏,商人兴起而奢风盛行,农民生活仍很困难。奴隶亡民、豪杰任使、诸侯骄纵、外患凌逼(匈奴),经济复苏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社会问题。

第三章描述了西汉中期的鼎盛,是本书的重点。汉武帝对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作者认为汉武帝拓边的动机是“耀武德”经济背景是民间经济的扩展,汉与西域在张骞之后经济联系的加强,汉初七十年积累国力强盛。汉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耗尽汉初七十年的积累,造成了西汉的中衰。武帝为补充用度不足,实行了盐铁官卖、算缗、均输平准、钱币、增口赋、鬻爵等敛财措施。而其中算缗对百姓的伤害最重。

第四章“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新朝代汉后的农民战争”。由于奴婢问题的日趋严重、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奢侈淫乐与政治的腐败致使矛盾激化。王莽新政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公田”(土地收为国有);其二:废奴;其三:“五均六箢”,目的都是缓解社会危机,然而王莽刻意篡古,改革币值,重划郡县,更改官名,造成社会混乱。

第五章至第七章描写了东汉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黄巾起义。第五章,东汉前期的政治与经济。西汉末年的战争使得经济凋敝、百姓困苦,光武帝刘秀为了发展生产,安定民生,实行了: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约法省禁、裁并郡国,减省官吏、轻徭薄赋、救灾恤贫、任用循吏、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并得到了长足发展。

第六章“东汉后期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和黄巾起义(105-184)”。外戚宦官交替擅权,最后在献帝时期形成军阀混战割据局面的三国鼎立的嬗变。贵族外戚和宦官的横暴贪残,遍布各地的豪强地主,使得农民生活窘迫,时常守着贫困的威胁,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第七章“军阀混战与东汉的灭亡”。东汉自和帝以后,朝政中央的权利即呈现逐步弱化之势。另一方面国内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起义使东汉政府焦头烂额,穷于应付。面对这种国势状况,东汉朝廷只得赋予地方上的州牧郡守越来越多的权力。由此,就使得州牧郡守借机扩大权力,增强军力,扩充地盘,形成一个个的武装割据集团,最终导致军阀混战的局面出現。最后曹丕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由曹丕及其臣子导演的这场禅让戏标志着历时195年的东汉皇朝寿终正寝。

第八章为“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分别从衣、食、住、行,婚丧礼俗与社会风尚、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九章“两汉的文化”。汉皇朝创造了高度发展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汉字汉语作为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在汉代已经定型和成熟。《史记》《汉书》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正史的基本模式。陆贾、贾谊、晁错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历史散文,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一、该书的优点

(一)文笔流畅,可读性很高

正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脚注则详细注明史料出处,史料功底细致而扎实,从而达到了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效果。文字有时还兼有情趣,例如将刘邦比喻为“时代弄潮的幸运儿”,生动形象。

(二)对争论观点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在书中遇到相当多至今学者们尚有争议的问题,皆将尚有争议的问题及讨论依据点出,且颇能坚持己见,为认同的说法提出论证观点。如宦官究竟何时出现的问题:有人认为“远在周代就有宦官”,更多的人认为“宦官之举,肇于秦汉”,还有人认为“商代宫刑奴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宦官”。作者认同最后一种观点,并举例《尚书·吕刑》《周礼·春秋》等文献来加强论证的观点。

(三)每一页都有文物插图或地图

在全书的论证中,作者搜集文物资料为每一页都做了插图将秦汉时期的竹简、布帛、青铜器等刻画在上面,使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在短期内进行视觉的享受,从而为认识一些人物打下基础。地图的标识,使读者能快速了解各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都城的联系。

二、待商榷之处

该书虽具有以上优点,但仍有些许商榷之处,以下将从资料的欠缺及内容的分析两部分论之:

(一)资料的欠缺

全文大都引用了正史资料和和一小部分论文,对于考古成果如:画像砖、出土简帛等引用很少,这就使得支撑某些问题的论证观点显得单薄无力。

(二)内容分析不深入

此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详细的资料书,非常实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以后任教的教科书,实用性很强。但是也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某些问题的解读不够深入,对于专门学习秦汉史的同学来讲有所欠缺。

三、结语

该书在论述过程中采用文物插图或标识地图的做法,值得身为后学晚辈的我们学习。在阅读过程中,作者从论述秦汉历史的演变为主,层层递进,引领我们去学习领略两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并且相关争论议题中让我们看到论证的方法,这非常值得学习。

作者简介:卢菁怡(1991-),女,汉族,甘肃武威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汉宦官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秦汉简牍所见基层官员殴詈现象探析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朝鲜为何没有宦官乱政?
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裂变
浅析我国古代印章的发展演变
重蹈覆辙
秦汉秘祝源流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