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1898年1月22日生于拉脱维佳里加,1948年2月11日死于莫斯科。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教授。1920年爱森斯坦来到莫斯科第一无产价级文化协会工人剧院参与工作。1922年,发表了第一篇改革性戏剧艺术理论《杂耍蒙太奇》,引发了几十年的争辩,对电影理论的发展与成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爱森斯坦是在1924年从事电影艺术工作的,他导演的处女作电影作品《罢工》被《真理报》评论为“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
二、吸引力蒙太奇的由来
蒙太奇,时至今日当我们提到这个理论的时候,我们不禁回想起苏联蒙太奇。在1920年,爱森斯坦第一次提出了“吸引力蒙太奇”这一革命性的戏剧艺术理论。当年的爱森斯坦加入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戏剧团体,他抛弃了主流的戏剧表演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爱森斯坦在《左翼文艺战线》杂志上发表一篇题目为《吸引力蒙太奇》的文章,在这篇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章中,他非常具体的讲解了“吸引力蒙太奇”这一革命性的理论,他讲到:“一切组成戏剧的部分都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把观众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而引导观众的工具最后都可以被总结成为一个单位,它就是“吸引力”。而“把尽情单一的、自由的、选择的,却具有表现一定终极主题效果的准确取向的蒙太奇,就是吸引力蒙太奇”。
爱森斯坦把这一表现手法称之为“吸引力蒙太奇”。这一理论的解释可以看出爱森斯坦运用蒙太奇的目的便是吸引观众从而尽力的表现出给观众们的视觉冲击。在早期阶段,爱森斯坦着重将产生艺术效果的过程和艺术形象的过程一起放置到电影的框架之中去。而且“吸引力蒙太奇”这一理论的提出间接地表达了作者与观众之间彼此引导、彼此吸引的理论框架,在这里观众所占据的位置便是最重要的。
三、吸引力蒙太奇出现的问题
一种理论被提出,势必就会受到一部分人们的质疑,当人们质疑“吸引力蒙太奇”的时候,其实对于“吸引力蒙太奇”的问题,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吸引力蒙太奇”本身是蒙太奇被运用到戏剧上的一种形式,而《吸引力蒙太奇》是针对一种戏剧理论而写出的文章。
《吸引力蒙太奇》中还列举出了这台剧在尾声部分的段落,他用和恶作剧相似的手法将这些段落进行拼接和解构,这样的形式手法在当时收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好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爱森斯坦将这种运用到舞台上的戏剧蒙太奇搬到了荧屏中,是二者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互相矛盾,这种运用的方式就显得过于勉强了一些。就算这种做法的最终成绩是可观的,但是蒙太奇这一经典的理论却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而成为了镜头剪辑的一种手法而展现,在作品本身上并没有被体现出其理论价值。即使作品变得更加光鲜具有吸引力,但是却失去了电影中最重要的讲述故事本身这一重要的观念。
“吸引力蒙太奇”这一经典的戏剧理论,在被照搬到电影中后,就渐渐的变得没有在观众与作品在思想的交流中被认同,观众在电影作品中只有被动地等待讲解的感觉,爱森斯坦的吸引力蒙太奇这一戏剧美学的理论观点逐渐偏离了最开始的定义。在此后电影作品创作中“吸引力蒙太奇”也就退出了这一舞台,同时也促使了后来的蒙太奇方式在表达和讲述上的发现与创新被大众所接受,并真正的锐变和升华,成为经典的蒙太奇美学。吸引力蒙太奇变成爱森斯坦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的影视美學的一个开始,使后期爱森斯坦在电影艺术中的理论走向成熟。
四、吸引力蒙太奇的理论影响
爱森斯坦提出将戏剧舞台的观众的情绪引导到其他方向是一种极具功利主义的观点,在戏剧中任何的结构都可以成为戏剧的引导对象,在戏剧中,吸引力可以从心理和感觉上对观众产生作用,是戏剧中进攻观众心里的最重要的因素。从形式的观点中,吸引力是可以搭建出舞台演出的最根本、最单一的因素,是戏剧舞台效果和戏剧最重要的因素。
在爱森斯坦发表了他的《吸引力蒙太奇》这一文章,引发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足足持续了40年之久,一直到了60年代末,电影理论界中的人们才可以以较为平缓的心态来评价爱森斯坦的《吸引力蒙太奇》的功与过。爱森斯坦以戏剧为主,从而提出“吸引力蒙太奇”这一戏剧艺术理论,但是却为以后的电影理论蒙太奇供应了坚固的根本。组成戏剧一切的因素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感染观众,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就戏剧本身来讲,把表演类和非表演类的所有组成部分等同起来可能有些差强人意。可在电影艺术中,怎样来表现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和戏剧舞台表现所不同的。那么非表演的部分就明显显得自然、通顺许多。
《彩色电影》是爱森斯坦在人生就快画满句号前还未完成的一篇文章,在他的文章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爱森斯坦对“吸引力”这一观点的详细说明。
五、吸引力蒙太奇的价值
直到现在,在多媒体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不论是电视、电影中还是戏剧舞台上,“蒙太奇理论”这个爱森斯坦提出的影视美学依旧在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创作人,依旧发挥着它为了吸引观众的本质。在中国的武侠动作电影中,“吸引力蒙太奇”这一经典理论被运用淋漓尽致。近几年从中国古代武侠题材电影《英雄》开始,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作品的本身故事性并不重要了,就算是史实也变得无所谓,可以任意改编,但是画面的效果要绚丽,武打动作要赏心悦目。这种做法就是让吸引力蒙太奇展现出其全部作用,发挥它的本质。
当我们现在再次回顾《英雄》这部影片时,我们也许会努力的回想,最后他们三人为什么会放弃刺杀秦王,无名为什么会甘愿一死,或许这些我们永远都想不起来,我们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只有那些绚丽的动作,庞大的气场,这些我们脑中还残存的记忆效果,就是蒙太奇的奇效。
【参考文献】
[1]吴小丽,林少雄.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影分册[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69-70.
[2]陈彦君,尚峰.浅析观众在吸引力蒙太奇中的地位[J].电影文学,2011(01):34.
[3]颜纯钧.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J].电影艺术,2006(05):97.
[4]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05):94.
作者简介:李瀚森(1991-),男,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研究方向:现当代动画电影新表现主义绘画语言应用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