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绍文
摘 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教学;效率
一、 抓好小学低年级的起步作文训练。
要提高小学作文的效率,教师就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好作文的起步训练。这是改变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 搞好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是写的基础,“由说到写”是作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是“我手写我口”,只要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好了,写起来也就不难了,所以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特别是在汉语拼音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1.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让他们敢说、会说、说得好,每周我专门安排一节说话课,让学生自由演讲,内容不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把話说完整、有吸引力,大家愿意听就行。这样看似无目的的讲话会引起更多的话题,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事情,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在说话课上,我有时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有兴趣的话题,如“夸妈妈”,激发学生比比谁的妈妈好,有的夸了自己的妈妈后,听了别人的发言,得到了启示,还要求第二次发言。这样每个同学都尽自己的最大表达能力,夸自己要夸的人物,通过说话课,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浓厚的兴趣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而且也激发了孩子们的说话兴趣。
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大部分同学在公众场合都敢说话,都愿意说话,都争抢着说话,而且也说得越来越好,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迅速地提高。
2. 学好拼音,用拼音夹汉字的方法进行写话训练。
为了促使学生由说向写过渡,我多次向学生提出:“你们说得很好,只可惜记不下来,过些日子就忘记了。”当学生流露出不会写很遗憾的表情时,我抓紧时机告诉他们:“你们要好好学习拼音,等拼音学好了,就可以用拼音随便写你们想要说的话了。”这样,学生学拼音的劲头就更大了,也学得更认真了。等拼音学完以后,我就鼓励学生写“拼音日记”,“拼音见闻句子”,不讲究格式,只要求学生写点东西就行了。这样,学生学起来难度小,兴趣高,有信心,写出许多真实、通顺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用小纸条给老师写悄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这样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说写训练也就在同学们中开展起来了。
3. 想、说、做、写综合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老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综合言之。”由此可以知道语和文的关系。因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应该从整体入手,进行系列的、多种形式的说写训练。
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短小课文时,他们的字、词、句的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每天把在自己身边发生的,自认为有意义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写下来,或者把每天自己很想做,很想玩,迫切希望实现的事情,用简短的话写下来,拿给老师看一,让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很高。
另外,在学生发言或写作文时,我还教给他们怎样“评”,通过评来纠正学生说话或作文中的语病,发展连续性的语言,有机地把想、说、做、写四个环节串联起来,锻炼学生思维和敏捷性以加速作文能力的提高。
4. 造句要让学生联系实际。
小学生的造句常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常常机械地仿照范例造句,所造出的句子往往句式单一,内容单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教学生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造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把“情谊”一词分别放在句头、句中和句尾各说一句话。这一提示,学生就有话可说了,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句子,我听后给予了肯定。之后,我又附加了个要求:谁能联系今年的抗洪救灾的实况,用“情谊”这个词说一句话。有的说:“为了灾区人民的生活,无数的志愿者自愿捐款捐物,这些事实证明全国人民之间有很深厚的情谊。”有的说:“祖国人民对灾区人民那种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难道他们会忘记吗?”。还有的说:“我在电视里看到:洪水过后,灾区人民欢送抗洪大军胜利而归那依依不舍的情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军民之间的情谊是多么深厚呢!”。通过这样的口头造句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及运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的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 读写结合 模仿入手
(一) 抓好动物的外形描写
在小学课本中,写动物的篇幅占一定的比例。从一到三年级,学生就学了好几篇写动物的课文,同时在基础训练中也安排有写动物的片段练习。怎样指导学生写动物的外形呢?我告诉学生要写好动物的外形,先要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观察时,往往是由整体到部分,即先写小动物的整体模样,然后从头到脚地按顺序写各个部分。
动物的外形各有各的特点,必须仔细观察把特点抓住。我在指导学生写动物的外形时,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狗,头是圆形的,黑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黑鼻子往外鼓着,还有一对三角形的黑耳朵往下耷拉着,黄里带黑的毛披在它身上,像穿着一件漂亮的风衣。黑尾巴总是往上翘着。”
(二) 抓好观察事物的描写
指导学生习作,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找描写观察事物的句子来反复朗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有顺序、有条理表达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把观察事物的结果与学习过的课文的写作方法相对照。
(三) 抓好一件事的描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洗手帕、洗碗、叠被子等学生也许会做,但要他们用语言介绍怎样把这件事做出来,一些学生总是说不清楚,有的学生即使会说,但要他用文字表达出来,就不容易写好。为什么呢?这显然是书面表达能力欠条理性,平时积累的词句不够丰富。一件事总有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顺序。按照这个顺序说出来或写出来,就有条理,层次也清楚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