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问题

2017-12-12 11:28曲比阿支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曲比阿支

摘 要: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在教学中的实施,使语文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127-01

任何新理论、新方法从接纳到稳定、有序地实施都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当我们冷静地反思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这一段历程时,理论上的困扰、方法中的问题、实施时的困难等等,逐渐浮现出来,下面笔者就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几点。

一、教师作为主体的对话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反对教师对学生的话语霸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语言实践及其内心体验,教师与学生只有在共同追求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多边交互对话,才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进步和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学人教版第七册《钓鱼的启示》时,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在组织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对话:

师:请大家好好读读父亲说的话,看看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一学生举手,师让其回答)

生:我想问个问题,父亲明明知道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为什么开始要同意“我”钓鱼呢?

师:(露出失望的神情):你听清楚老师刚才的要求了吗?坐下!(生不好意思地坐下,整节课再也没吭声)

生:我觉得爸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

师:(表情严肃地追问)仅仅是要求严格吗?(生语塞,其他学生没人举手)

师: “我”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钓到了从未见过的大鲈鱼,父亲却坚决要求放掉,表现了他自觉遵守社会公共公德、社会规定的高尚人格……

课后这位老师抱怨说:我给了学生说的机会,但他们就是不会说,说不到点子上,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我自己说。

在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如学生提出的一些教师感到幼稚、好笑甚至难堪的问题,与教师设想的教学思路相差甚远,但这又确实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是衡量一个教师尊重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上的案例表明:教师以自己的问题统治着教学的全过程,形式上师生在一问一答,进行着对话,但实质上仍是教师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主动”地沿着教师设定的思路走向教师期盼的结论。教师的话语霸权、行为控制、知识垄断,使学生在课堂上害怕提问,不敢对话,也不会对话。这样的对话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罢了。

二、脱离文本主旨的对话

文本是学生的第一认识对象和对话伙伴,是所有对话的中心所在。每一位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应该和教师与文本充分对话一样,在对话中反复朗读,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视从读、学、写等方面来理解文章,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教师让学生读书还没有几分钟,就急着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悟;有的教师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就一味地“让学生大胆言说”。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对话就显得太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地理解文本的时间,就要求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这实际上就成了脱离文本的对话。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问:为什么说“北京亮起来了”呢?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地方亮起来了?学生由于不熟悉课文,对课文里的一些词也不太理解,一时不知从何谈起。老师举了个例子:请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课文中写了“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这不是在写长安街亮起来了吗?你能再找找看,北京的什么地方也亮起来了吗?在教师所谓的例子启发下,有个别优等生相继找出了“环形路、商业街、故宫”,教师把一些生词儿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对话也就结束了。还有一种脱离文本的情形是:有的教师任由学生完全脱离文本或进行天马行空般地自由发挥,或漫无边际地自说自话,或无关痛痒地自由争辩,造成一派“热闹”场面。

三、无法达到共鸣的对话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由于一些教材远离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人教版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学生很难感受周总理逝世后,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含泪向总理告别的情景。如果教师没有准备一些與当时情境相关的资料,比如音乐、图片、影视片等,就很难把学生带入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使学生难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对话教学也因此难以实现。

四、偏离教学目标的对话

任何教育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任何教学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在于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到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则应在特定的对话教学情景中,由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的理念,联系“学段目标”和”单元要求”,紧扣文本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和学生一起朗读、讨论、理解、感悟、质疑。教学中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要防止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例如: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在读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精神”遭否定,“花生派”甚是尴尬。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可惜得到的是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的价值内涵把握不准,其实《落花生》一文的本意并没有否认桃子、石榴的价值,只是赞扬落花生更朴实、更有用,借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踏踏实实,为社会做贡献。语文教师如果脱离课文本意,一味追求教学《新意》,结果只会误导学生,偏离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