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芳
摘 要: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课前有效预习,重视新课导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双向双赢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向双赢;数学思想;效率
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基础的形式,而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初中生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电脑、手机的诱惑,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情绪,上课走神,再加上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少年,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跟不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成效不容乐观。又因为数学的抽象性特点,加深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本人结合实际采取一些做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双向双赢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课前准备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无疑是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1. 首先备教材,从整体感知教材,了解每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要让学生掌握每一节的内容,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得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目标明确。在备课时力争使学生在得到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的重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对语言、手势、板书、多媒体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重视,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2. 其次备学生,课堂教学要体现和谐民主,在整个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是双向双赢的活动,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社会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教师有必要课前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学习态度等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我每当接一个新的班级时,总是利用课余时间走家串户地家访。或从侧面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别学生存在的缺失,以便及时地关心学生。
二、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具有活动性特征,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创造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1. 注重新课导入,
课堂要有给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观念,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应重视第一环节——巧妙导入新课。如我在教“概率”这章节时,唱一首儿歌“小鸭追太阳追到小河旁,扑通一声,跳下去,嘎嘎嘎嘎……不见了,不见了,太阳和我捉迷藏,捉迷藏。”瞬间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我向學生提出问题:“小鸭子能追到太阳吗?”引出了“不可能事件”的问题。导入新课有时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讨论和思考。有时也可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如转转盘、摸球活动,讨论概率,在这样寓教学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识。
2. 加强课堂上师生交流,课堂交流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交流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教师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课堂交流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指导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情感投入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平时要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眼睛,抓住时机及时肯定他们,他们就会有一种被发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愉悦感,激发了学习兴趣。新课改更侧重于开放式的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任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说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围绕问题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凸现,创造性得到释放。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
3. 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问也是重要环节,鼓励学生见疑,质疑。教师巧设疑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教学设计中提问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活动,也是教师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艺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效果截然不同,有的老师在适当的情景提出问题,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调,这一问就成了“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讨论,启发他们探究。
如:《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过程中,以身边具体实例探索问题。
师:一张纸是不是很薄?
生:是。
师:一张纸的厚度为0.1 mm。
师:如果一张纸可以一直对折下去,那么对折了20次有多高?一个人的高度?
一幢楼的高度?一座山的高度?
生:不相信。
师:拿出一张纸,动手看看。
……
师:折到不能再折的时候,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甲):通过计算。
生(乙):太令人吃惊了!
生(丙):能达到30层楼那么高!
师:大家一起来算算。
解:对折20次后,这张纸的厚度为
0.1×220=104857.6(毫米)=104.8567(米)
30层楼高为30×3=90(米)
∵104.8567>90
∴它的厚度能超过30层楼高,假如可以一直对折,它的厚度很快超过珠穆朗玛峰。这就是乘方的惊人之处。
先提出问题,虚拟情景的展开,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如果教师提的问题具有新颖性、生活性、探索性,学生就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踊跃地参与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一些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分开成一系列的提问。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解决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课堂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4.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在探索中获得许多感性知识。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动手折叠、观察、测量,有意识地对平行四边形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这是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能牢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5.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上的传授
数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因为数学知识是静态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方法培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七年级上册“字母表示数”时,字母可表示正数、负数、零,教学中渗透着数学转化思想,刚开始学生有些不适,觉得抽象,当画出数轴,请在数轴上找出a=1,b=-1,c=0的对应点时,它是一种数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数学对象的思想和方法。
如:求|-2|,先在数轴上找到-2的对应点,然后从这个点到0之间的距离就是-2的绝对值。借助数轴上的直观性,理解概念。一些代数求解若用常规的方法会很麻烦,如:
一次函数图象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观察图象获取相关数据,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的思想方还有很多种。如: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等等,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在学习中要善于领悟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运用它们指导解题。
三、 课后策略
课后练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延续,所以巧设习题也是有效教学的巩固和提高,课后习题要以质为上,以少胜多,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紧扣教学目标,精选习题。根据知识和难易程度巧设习题,使学生达到“做题初,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未尽”的学习境界。若课堂内容较轻松时,教师可腾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或学生向老师提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这样也能强化本堂课教学内容。
总之,“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还有很多,作为数学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同事多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知识渊博,上课风趣,使课堂充满活力,那么学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双向双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