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晴雯
摘 要:当前新课改正在我国小学基础教育中深入进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冲击很大。新课改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作为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高低不容忽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交往中培养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倾听能力;倾听习惯;激励作用;学会倾听
一、 引言
古人早就说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会的学习方式是很有限的,首先要教会他们听,让他们“会听”。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新老师在面对满教室的学生时,往往会无从下手,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和学生沟通,如果学生不愿意听,那么课堂效果就会很不理想。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听,不仅要让学生听教师说,还要让教师学会听学生说。那要如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呢?
二、 创设情景,激发倾听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想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那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是非常困难的。经心理学证实,儿童的有意注意所维持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为学生的倾听创造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想听的欲望。教师要努力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表现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倾听活动中。教师要按照学生需要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甚至教学。
在低年级数学课上,课前可以先想好一个小故事串联情境,走进教室,看着这些学生,慢慢地讲出这个小故事,每一个学生都会坐得端端正正,睁大自己的小眼睛听故事,期待着教师继续往下讲,这时教师就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会很愿意听教师讲,不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事的情况。教师只要能够用孩子的想法去找他们的兴趣所在,用学生喜欢的情境来吸引他们,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愿意去倾听。
三、 适时评价,鼓励倾听
表扬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渴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表扬,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吝啬于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要适时对学生说一些勉励的话语。例如,“你听得真仔细。”“老师的话你都听明白了,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把老师的话都听懂了。”用这样的话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的活动中去。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找出其中的“闪光点”来表扬。比如,“他说的你都掌握了,听得好仔细。”“这么细微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真了不起!”“你把他没说到的补充完整了,真棒!”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满足感。这些表扬不仅能激励学生继续认真倾听,还能激励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这种行为,也学会认真倾听。
学生总是会在心中对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让他们自己当一回小老师,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些改错题,让学生去改,去评价,这时,他们会听得特别认真,都想当好这个小老师。对于孩子们来说做惯了学生,如果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再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表扬,可以给学生一些奖品或荣誉称号。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每个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认真地听老师说的和同学说的每一句话。
四、 教给方法,学会倾听
倾听就是让学生仔细地用心地去听。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积极引导,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低年级的学生,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去听,而是不会听,所以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去倾听。
首先,在预备铃响之前,教师就应该先进入教室,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还要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内容以及学完这节课后需要掌握的技能等。上课四十分钟时间,前段时间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时刻,只有先让学生的心沉静下来,才能更好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倾听教师上课的重要内容。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表示尊重,要注视老师或者同学的眼睛,要聚精会神,不能三心二意,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随意地打断,即使别人的意见观念与你不同时,也要等别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要听懂对方言语中更深一层的意思。课堂上,教师要先给学生提一些要求,比如:“认真听,和你心里想的一样吗?你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你觉得他说得好吗?你还有什么想对他说的?”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使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有学生没有在认真听,还在关注别的,教师应采取一些行动提醒他,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个眼神。
五、 强化训练,培养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还远远不够,还要让学生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一个好的倾听习惯,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可以这样做: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可以稍微停一下,让学生重新复述一遍;当学生回答得精妙绝伦时,可以让别的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刚才,某某同学的方法非常的好,你能再来说说看吗?”这样做不仅能将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拉回课堂,让他们认真地去倾听,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这么做无形中也批评了那些不注意倾听的学生,同时,还对思维分散的学生起到了及时提醒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除了教师适时的提醒,还可以利用同伴的力量,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当你发现周围有人不在听时,可以轻轻拍打他,或者对他做个手势,抑或用眼神示意他,让他继续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在这种相互友善提醒的良好氛围下,学生一定会认真倾听的,慢慢地,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逐步养成。最后就是听记训练,例如:口头布置课后作业和回家作业,每次布置作业时只讲一遍,语速稍慢,口头述说应用题,让学生记录条件和问题。
小结: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必须要做到及时表扬和提醒,让学生对认真倾听重视起来,然后强化训练,这样才能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倾听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日后成功的基础。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当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时,学生就会感受到倾听带来的好处,这时课堂上不仅会有活跃热烈的讨论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倾听会让课堂更加的精彩,会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顾尧根.倾听:成就数学之美[J].教学与管理,2010,(8):50-51.
[2]戴爱华.让学生拥有一对金耳朵——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教育,2005,(12):45-46.
[3]曾翠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5,(9):67-68.
[4]邵万强.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J].華章,2013,(2).
[5]何家书,任晓玲.且听且深思——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22.
[6]叶婷.创设学习情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浙江教育科学,2006,(3):44-46.
[7]陈书立.创设有效情境 打造灵动课堂——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39.
[8]高蕾.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460.
[9]李玲.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赤子(上中旬),2016,(18).
[10]刘婷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