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寨,艾永宁,王丽华,武庆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改良服药器具及每次服药量对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影响〔1〕
董新寨,艾永宁,王丽华,武庆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减轻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提高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方法:选择中医门诊就医且符合纳入条件的60 例服用中药汤剂不适感明显、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方法改良。结果:使用改良方法服药的59 例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不适感明显减轻,与传统服药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明显上升。结论:改良服用中药汤剂的服药器具及每次服药量,能够有效减轻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从而提高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
中药汤剂;依从性;服药量;容器
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天数大于总天数的80%为服药依从性好,小于80%为服药依从性不佳[1]。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可保证药物疗效和促进疾病转归,尤其在治疗方案有效的情况下,用药依从性就成为影响临床药疗效果的重要原因。
中药汤剂是我国最早和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早在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就提出了“汤者、汤也、去大病用之”。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杂病论》中收集一百一十三方,其中汤剂占一百方之多。华佗曰:“病有宜汤者,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由此可见,汤剂在临床上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中药的治疗与保健更多受到人们的青睐,尽管中药剂型多样,但中药汤剂最能体现中医辨证特色,其应用依然很有必要。
对于中药汤剂的研究,大部分专家学者从中药的煎药方法与服药频次进行疗效研究,少有人关注服药依从性对药效的影响。但是常规中药治疗病程长,服药时间亦长,汤剂长服,患者难以坚持[3],使其依从性受到很大的影响,继而影响疗效。如武谦虎和凌美[4]调查表明,服用中药煎剂依从率为55.50%。曾有学者主张使用掩味剂,如蜂蜜、蔗糖等甜味剂,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许多甜味剂亦不安全,食用会引起血糖升高,且糖类甜味剂具有较高的热卡[5]。传统中医认为,服用中药汤剂应使用大口碗、杯,屏气一口喝下,力求快速,以减轻服药的不适感。笔者认为这样的服药方法无论从味觉还是嗅觉都不能减轻服药的不适感,可以通过改变服药器具及每次服药量,减少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中医专家门诊就医,符合标准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 例,女42 例,年龄19~69 岁。
1.2 纳入标准
曾有≥1次且≤3次的服用中药汤剂史,且至少一次服药依从性≤60%;年龄≥18 岁且≤70 岁;中医诊断非急性病患者;本次治疗方案中药汤剂服用医嘱≥14 d(付);意识清楚,神经感知正常,自愿参加该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患者;中医诊断急性病患者;肿瘤患者;曾经有过消化道手术的患者;未完成全部疗程中止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60 例患者既往服用中药汤剂的相关情况。设计口径(3.0±0.5) cm的专用服药杯作为服药器具;将每次150~200 mL的药液在3~5 min内服下;服药时取站立位或高凳坐位。由实验设计者对60 例患者进行关于服药方法及新型器具使用方法的指导。采用改良方法及器具服药两周后再次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与现状调查的患者60 例,中途退出1 例。改良前后服药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改良前后服药情况比较 例(%)
中药组方,少则几味,多则十几味,甚至几十味,除少量药物无邪味外,多数药物通过混合煎熬,酸甜苦辛,五味俱全,难闻难咽。因为中药讲的就是四气五味,起治疗作用的根本就是靠这些气味。所以,难免给人们造成端起药汤紧缩眉的尴尬局面[3]。复杂的味道中以苦为多见,如苦参、胆草、川楝子等味极苦[6];一些药物气味难闻,尤其一些动物成分的药物水煎后呈腥臭味,如娱蛤、魔虫、九香虫等,煎煮后气味腥臭[7],故古人讲“良药苦口利于病”。我院中医科护理团队2013年第一期品管圈曾经对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与服药容器、姿势、方法等进行前期研究。期间曾对我院中医科52 例服用中药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感觉喝中药非常痛苦者26 例,占50%。而叶冠龙[6]调查128 例门诊中药汤剂使用者,结果显示认为中药煎剂口感差者占88.9%,与我们的前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传统的中药汤剂服用器具大多为大口碗,并且建议屏气一口气喝完。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大口碗者44 例,占73.3%,屏气一口气喝完者37 例,占61.7%,其中感觉非常痛苦33 例,占55%,连续服药天数平均为8天,服药依从性为57.1%。我们认为服用中药汤剂会有两种主要的不良感官刺激,分别为对口腔的味觉刺激和对鼻腔的嗅觉刺激。人体解剖示人体舌头的苦味味蕾位于舌根部,这就意味着无论使用何种容器服药,都必须“享受”这种苦味。显然改变味道不可行,那么就只求药物在舌根停留不要过久。我们通过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特点的器具,使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可以任意换气,免受嗅觉刺激,以提高其舒适度,如表中显示应用改良器具服药后恶心、呕吐及感觉痛苦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连续服药比例明显上升(P<0.05),依从性明显提高。
传统服药量一般为150~200 mL,如果按照传统服药方法,一口气快速服下,胃部饱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不适,再加之苦味及气味的刺激,一些人会有胃胀、反流,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刘芳和陈明[8]认为空腹服用中药多会出现胃肠不适症状,甚者初服即会出现胃部堵胀、疼痛等不良反应。这会使许多人或不能坚持,或痛苦坚持,也会使服药的依从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者让一些想寻求中医治疗的人望“药”兴叹。本文改良方法是将150~200 mL的药量在3~5 min之内服下,减少了胃胀、反流等不适感。刘仁俊[9]认为由于小儿的肠胃吸收功能较差,且排泄较快,所以在小儿服用中药汤剂时,一次喂药太多易导致呕吐。因此,为了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患者需要采用少量多次服药的方法[10]。
中药汤剂在没有特殊要求时建议温服,服药时的体位应为直立位或高凳坐位、半坐卧位,这样可使服下的中药汤剂随着重力作用迅速下移,顺利排出胃内气体,减轻服药后的饱腹感,减少反流、恶心等不良反应,同时膈肌下移利于呼吸,会增加舒适度。
总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有资料报道,中药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明显增多。全球大约60%的人依赖于草药。中国每年出口大约价值50亿美元的中药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要[11]。因此,提高服药依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改良服药器具,改变服药方式,减少了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有效提高了服药依从性。
[1]王平,曾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慢病管理,2011,14(3A):774-775.
[2]乔普选.论中药汤剂的煎法及服法[J].中医中药,2013(2):173-175.
[3]裴明莉,古光林.中药服法应多样化[J].光明中医,2007,22(2):72-73.
[4]武谦虎,凌美.门诊患者服用中药煎剂的依从性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0,2(3):389.
[5]陈少芳,梁惠卿.中药汤剂掩味剂探讨[J].中华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6):2345-2350.
[6]叶冠龙.门诊患者服用中药煎剂的依从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164-165.
[7]陈焕旭,龙丽,叶颖.中药汤剂使用依从性现状及提高方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2):179-180.
[8]刘芳,陈明.试论现代汤剂煎服方法的规范化[J].环球中医,2014,7(5):377.
[9]刘仁俊.中药汤剂应该这样煎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185-186.
[10]李秀英,吴国荣.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浅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11-112.
[11]杨培.中药在美国的地位和FDA政策[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385-390.
2017-07-26
(本文编辑:王作利)
R9
B
1671-8631(2017)12-0959-03
〔1〕本课题为2015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基金资助项目
董新寨(1966— ),女,山西省万荣县人,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