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霞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036—01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这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的基地职能,使教师群体朴素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创设活动的氛围,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能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创设了平等和谐的环境,对主题的讨论允许教师们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研究之后,教师的兴趣更浓,行动更勤。
2. 要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与否,体现在教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应对各教研组做到教研经费期初到位,对有特色、有成果的教研组予以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 要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4. 要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学校要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活动,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的成长需要专家的引领,同样也需要同伴的互助。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专家提供专业的引领和学术的支持。但专家毕竟是少数人群体,而教师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因而保证每个人都得到专家指导是极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得到同伴的互助是较为容易的一件事。因此,在本校要经常听骨干教师上引路课、观摩课和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启发,达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同时,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到外地学习取经,吸取名校、名师的经验,回来后每位学习的教师都要向全校教师进行学习汇报和课堂教学汇报,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也产生一种引领作用,形成一种可以借鉴的优势,谋求共同发展。
三、以评价方式转变为标准,衡量教师观念行为的更新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的要求,按一定的方式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认,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新课程要求要有新的评价方式,克服在应试教育下产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弊端,评价的标准要从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学习与技能的多元评价,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质、心理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体现学生知识技能情况,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进行模糊性的等级评价,在评价中加上激励性的语言,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在引导教师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同时,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评价也要实行多元民主的评价方式,不以学生分数论教师,重教师过程管理,重教师实绩,在潜移默化中体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以自我反思为动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容,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进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編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