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目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教学虽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世袭领地”,然而它在今天却并不为人们热情待见,甚至在如火如荼的语文教学改革领域中几乎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就连公开课、评优课和课例课题等研究型活动都把之拒之于门外。因此说,拯救文言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呢?笔者立足于初中语文課角度,拟就如下几方面试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以求商榷和共勉。
一、讲求形式多元,努力激发日常性学习情趣
至圣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着在强调“乐”对于人的思想言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文言文需要在良好心境下进行吟诵和涵咏。然而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教育途径和社会思潮多元化日益加重,由此导致的人心浮躁与前者之间出现了矛盾现象。有鉴于此,想让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首先须要从教学形式上多做些文章,从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以《〈论语〉八则》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首先提出足以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无冕之王”是哪一位?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一部什么书?出产成语最多的又是哪一部书呢?待给出相应的答案后,笔者接着从“半部《论语》治天下”说起,从“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说起,从国内外的孔庙孔像说起……让大家听得神乎其神,不禁热血沸腾起来,由此激发了他们对《论语》学习的强烈期待。再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说上一些合适的文言名句,什么“吾日三省其身”,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用这些“精美点心”不断地濡染并熏陶学生。还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古今联系,如姓名字号、衣着服饰、饮良习惯等,让学生从古今对话中经常有“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的感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有效训练他们的知识迁移和学用结合能力。
二、讲求吟诵多读,努力形成立体性情感体验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俗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笔者始终认为,“书读百遍”同样也会“其情自见”。文言文字精词炼、长短有致,音律优美、情感丰富,没有反复地诵读和深刻地吟咏,又怎么能够有效地体会内涵并把握情感呢?这就是说,吟诵多读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显得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
究竟如何开展文言文的吟诵多读教学呢?首先,认真设计多元化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加强如下几种“读”法:在课前预习中默读,在文从字顺时小声读,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范读、自由读、集体读、轮流读、分角色读、对读和配乐读等形式相结合,在课后记忆中诵读,在巩固复习时边想边读等。其次,要求并引导学生读准读顺。比如蒲松龄的《狼》中有“其一犬坐于前”语句,它的正确读法是“其一/犬坐于前”,而不是“其一犬/坐于前”。只要把停顿和节奏把握好了,就既不会产生歧义,又能读出应有的语感和美感,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品读神韵。凡是入编基础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各种各样的精品佳作,其中富含各种“美”的元素,如爱国情怀美、传统品德美、智慧力量美和精神情感美等,这些“芸芸众美”多是在品读中显现出来的。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在自由品读基础上,一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每人读一句,其他成员点评、更正或补充,进行初步共品;二是按事先编好的组别,轮换完成课文翻译,进行二度共品;三是在集体范围内师生共同进行梳理与总结、评价与提炼,在三度共品中实现相互共享与整体提高。
三、讲求拓展迁移,努力促进实效性课外延伸
作为母语学科和一门基础应用性学科,语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点。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习更讲求横向联系、纵向贯穿,由于时空跨越等因素,文言文学习尤需如此。然而“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指导思想,通过适当性地拓展延伸,不断放开眼界、扩展思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滚动学习”和“厚积薄发”式的思想意识和方法能力。
以《陈涉世家》教学为例。在课堂活动环节,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适时适量地拓展补充关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起义结果等资料,也可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通过查找书刊、多媒体平台搜寻等途径开展自我学习和补充活动;在学习《〈论语〉八则》结束后,激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论语》等书目,从中更多更深地了解并掌握孔子的一些典型事迹和儒家学术思想;在学习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时,引导学生把它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从中进一步感受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可引导学生结合他的《桃花源诗》进行补充阅读和学习,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补充阅读时教师要为学生给予明确提示,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以积极有效地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帮助他们逐步地走向学会思考、善于反思的良性发展之路。此外,课外补充阅读要本着“个性差异”原则,切勿作出强势统一的要求,注重把“引导激励”和“自愿兴趣”相结合,为学生留下自主性发展的潜能空间。
四、讲求学用结合,努力实现渐进性厚积薄发
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以致用”,其最主要任务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实现这两者因素的“链接点”就在于——讲求日常活动中的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努力攫取厚积薄发式的活动效益和良好效应。尤其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语言文字和故事情感等时空跨越的因素,如果缺乏日常性“学用结合”,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厚积薄发同样无从谈起。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学用结合”呢?一是古今比较阅读法。从中汲取方法和技巧,并用来指导读写训练活动。如《小石潭记》,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本文最大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体表现在:把移步换景与定点描写相结合,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把写景与写心相结合。在语篇教学结合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写作方法(模仿一种或多种)写一篇生活游记类文章。二是古为今用法。引导学生从文言文学习中汲取“道”的元素,并结合社会生活进行联系探讨,以此指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情感实践活动。比如《论语》,除了教材“八则”还有很多内容,通过开展“阅读与探究、学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取了许多既实实在在又非常实用的文言知识和情感元素,他们在学用结合中也充分感受到了《论语》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归纳复习法。就是引导学生每隔一段时间,把所学文言文知识要点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与提炼,在反刍与深化中加强积累与积淀,为学用结合逐步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肩负“文明传承”和“教书育人”职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继承与发扬”“教学与教育”的思想理念,不断探索并积极优化“善教乐学”的途径和方法,让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元素不断地涵养和滋润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肖锋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初级中学 226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