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之细读探究

2017-12-10 19:22洪丹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言苏轼笔者

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这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却在被简单化、程式化。广大的语文教师基于教学进度、应试压力等种种原因,重“言”轻“文”,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字词句的落实上,在通译串讲中,使学生学得极其被动,无法品味出文言文精妙的情趣、理趣。尽管语文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倡导改变这一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现状仍普遍存在于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堂。

故而,想要从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突围而出,首先必然要改变教师的教学定位,教学观念。笔者很认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指导教学指导意见》中对《〈论语〉选读》教学内容三个层次的把握:“文字”“文章”“文化”。而用在文言教学中,也是一语中的。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落实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之外,更应在章法技巧、文化内涵上加以研究。让学生领略作品所承载的内蕴,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因此,在文言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在“文章”“文化”层面下点功夫,通过文本细读探究引领学生重新审视文言文。其中文本细读是近几年非常时髦的教学手段,它从文学批评方式借用而来,通过在具体的语境中对某些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微观分析,引导学生走进文章,走近作家内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而“探究”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被突出强调,其课程目标中提到要“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但现实中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传授知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对文章的解读替代了学生的解读,使学生不能对文章有自己新奇的见解,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大胆放手,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探究一些有价值的文学、文化现象并能触类旁通,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故而这两种文本解读方法学生如果学会并自觉运用,必定会为学生打开文言阅读的新思路,对其将来的阅读都有大裨益。当然,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文章首先要有自己的见解,因为教师的阅读深度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能荒废阅读。

在本文中,笔者就以对《赤壁赋》中“饮酒乐甚,扣舷歌之”这节的细读探究为例具体论述这种文言教学方法。

《赤壁赋》的教学,普遍从苏轼内心情感变化入手: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一个“乐”字,则从首节描写夜游赤壁所见清幽朦胧之美景而得来。笔者觉得如此解读,过于简单。笔者认为,苏轼于此欲盖弥彰,脂砚斋在批《红楼梦》时常戒读者休被作者瞒过,笔者也认为,此一个“乐”字,亦不可被苏轼瞒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时追问学生,苏东坡此时此刻真的“乐甚”么?如果不是,何以见得?有学生从课前下发的背景资料中知人论世,指出首节中“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中隐有抛弃尘世一切烦恼不幸之意,形成课堂共识。这种解读,在倡导个性化阅读的今天,笔者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对于下文的歌词,因课文注释不甚详细而无从入手,不能由歌词而揣摩出悲意。故笔者引入学生详知的例子与之进行比较分析。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赤壁赋》人教版对其中“美人”的注解:古人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这当如何理解?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例,通过探究其共通的内在关系,来解答这个问题。结果课上学生通过比较,能够理解美人的象征意义,喻国君,也基本能得出古代的士大夫虽遭困厄,仍心系朝廷,心忧国君这个共识。

笔者适时引入相关资料,重新回顾初中教材并与本文互相印证。庆历六年,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应友人滕子京之邀,撰写《岳阳楼记》,于本文中流露出来的心境是不仅身在朝堂要心系天下,即儒家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而且身处江湖也不忘朝廷君王。而此刻的苏轼呢?因为“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虽不像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但是,拥有兰桂这样的“内美”,拥有“宰相才”的苏轼,不得大济苍生,必生愁闷之心,故而只能寄情山水,暂得解脱,如欧阳修之《醉翁亭记》中所叙一般。(课堂教学普遍有把苏轼标签化之嫌,一见苏轼就认定其内心达观,当忌之。)经过如此分析,学生已经很清晰“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内涵,即远离京师,不得作为的无奈。故而“扣舷而歌”,歌声中隐含悲戚。而客以洞箫相和,而洞箫声哀怨,既为“和”,客音必随主意,也可印证“乐甚”是其表而已。

课文解读到此处,笔者觉得还不可结束,因为还可以挖得更深,引导学生走进这一类士大夫的共同心境,为将来的学习铺垫。(当然课堂教学到此可以暂告一个段落,探究也可安排在课后。)

为什么士大夫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对君王念念不忘?君臣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仅仅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么?有人甚至用男女关系来比作君臣关系?同学们当做何理解?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外通过上网查询、搜集资料,课上讨论总结出相似点:在古代,男尊女卑,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经济不能独立,故而只能依附于丈夫,而士大夫往往追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标榜“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因此,他们只有依附君权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理解了这一层——臣子对君王的这种依附的微妙心理,那么在将来必修課程内学习屈原的《离骚》、白居易《琵琶行》、王勃《滕王阁序》、司马迁《报任安书》等,必然事半功倍: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屈原以香草喻高洁品德,而以美人喻怀王。美人欣赏香草,屈原多么希望受到楚王重用,可是屈原见弃不遇,而那种幽怨给后世失路之人以无限寄托。苏轼扣舷而歌即从这化用而来。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塑造的这个琵琶女形象是虚是实历来众说纷纭,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写道:“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姿,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为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耳。”这段见解可谓直入白居易内心。贬谪之人失宠于君王,同琵琶女美人迟暮,沦落江湖,是何等相似。理解了琵琶女的困境,不也清楚诗人的苦楚了么?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王勃《滕王阁序》)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奉宣室以何年,寄寓王勃期盼积极用世的殷切心理以及不被赏识的无奈。

④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倡优所畜”,不也形象地表明了臣子依附于君王的事实,司马迁内心的无可奈何袒露无遗。

而这种依附心理在课外的阅读中也大量存在,了解了这一层,学生对于理解此类文章必然心领神会。同时,学生对文人经常在诗词文中自比女子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比如学生比较熟知的一首诗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朱庆馀《近试上张水》)

在这首诗中,朱庆馀担心自己的诗文不合主考官要求,所以自比新妇,而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以这种方式向张籍征求意见。

因此,通过以上这类学习探究,试图让学生明白,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现象,对于理解古代作品有何其重要的意义,而古典文化的积淀,功夫在课外,只有自己通过不断的阅读,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综上,文本细读探究,对于当下的中学语文文言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文本细读需要“入乎其内”,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要善于发现那些虽然细微但对把握文章要旨有关键意义的文字,不可轻易放过。学生只有对文本鲜活的文字有感触,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当然,文本细读要合情理,教师对于学生解读结果不可盲目鼓励。而文本探究则要“出乎其外”,注意知识的迁移,打通已学与未学的界限,拓宽视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满足感。同理,探究也不能过分脱离文本,肆意地发挥延伸,探究最终还是要回归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唯有如此,文本细读探究才是有效的。

(洪丹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 31519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苏轼笔者
老师,别走……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苏轼吟诗赴宴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