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德健 编辑/张美思
东盟主要货币走势初探
文/全德健 编辑/张美思
当前,东盟国家的基本面已得到改善,足以抗御热钱的流出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区域内各国央行也比以往更加密切地关注市场的动向;而来自中国方面稳定的市场和政策导向,也将为东盟市场提供支持。
东盟与中国的经贸联系较为紧密。对东盟国家的货币汇率走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市场投资者规避和处理风险,获得更大收益。鉴于东盟成员国众多,且不同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政策和政治环境各异,笔者选择东盟的主要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四国(这四国GDP的总额占2016年东盟名义GDP总和约2.6万亿美元的逾7成)的货币,即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卢比,泰国铢,和新加坡元为代表,探讨影响其汇率的主要因素和未来的中期走势。
自2017年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步伐稳步加快。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开发和基建投资的力度加大,以及国际资金的回流。2016年,马拉西亚的国内建筑合约总额年比增长25%,至1760亿林吉特。加上新隆高铁、东海岸铁路工程、马六甲皇京港深水补给港口、大马城发展计划等其他大型基建项目共约960亿林吉特的陆续投入,预计到2018年,马来西亚的建筑合约总额将会有长足增长。在此推动下,笔者预计,马来西亚2017年全年的GDP增长可能达到5%,2018年的经济增速也会维持在5%左右,相比2016年的4.2%更趋乐观。
在相对良好的基本面背景下,预计马来西亚央行将会继续维持其中立的货币和利率政策。马来西亚通膨率在2017年3月达到峰值后开始持续下行,而核心通膨率在2017年上半年也保持稳定。这给予了央行维持现行政策的信心。未来,除非通胀率和家庭负债率有飙升的迹象,否则央行不太可能加息。但是随着美国加息和对美元利率息差的减少,马来西亚央行加息的压力可能会随之加大。据此预计,其可能会将当前3%的政策利率至少维持到2018年初,以支持经济在现有轨道上的运行。
政治层面,日期未定的马国第14届大选是投资者需评估的一个不确定因素。马国会将在2018年6月24日任期届满时自动解散,一般情况下,执政当局会在国会自动解散前好几个月择机举行大选。也就是说,以现任首相纳吉为首的国阵联盟很可能会在未来的3至6个月内宣布大选日期,并寻求选民委托。从目前的局势看,现任执政当局仍然占据上风。笔者认为,马来西亚大选很可能会在2017年年末前举行,时间大概在10月前后。当局很可能会挾着举办东盟运动会及经济平稳运行的利好势头来换取未来5年的执政权。
综合以上宏观、货币政策和政治风险的分析,笔者认为,林吉特在4个主要东盟货币里最有上行潜力。当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马国政治风险和美联储缩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自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以来,林吉特兑美元在2017年年初跌至历史新低的4.4975的价位后已扳回多数的跌势,但仍比其他东南亚货币滞后。笔者预计,林吉特兑美元会在一年内从目前的4.28价位微升至4.25。
印尼近期公布的经济报告显示,其增长前景并不乐观。2017年二季度,印尼GDP年化增长幅度和一季度一致,为5.01%,低于预期的5.08%。其主因是政府开销同比萎缩1.94%,反转了一季度2.71%的增幅。预计2017年下半年,政府开销和固定投资部门会得到改善,但全年GDP增幅不太会有很大的惊喜。
随着二季度经济报告的出炉,市场也开始预计,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速及平缓的通膨压力,很可能促使印尼央行在2017年年底前将其政策利率——7日逆回购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4.50%。此前其央行行长阿古斯也曾暗示,不会关闭降息的大门。
政治方面,总统佐科主政下的印尼政府较为亲民和稳定,同时注重吸引外资和基建投资。2016年,印尼政府通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290万亿卢比(约22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预算。佐科也在2015年力排众议,批准了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雅万高铁计划为142公里,预计在2018年完工,将会成为东盟第一条高铁。预料佐科会在2019年大选前继续保持政策环境的稳定和大力推动基建投资和亲商政策,夯实未来数年印尼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的基础。
在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印尼央行未来降息的政策动态对卢比来说是一大压力,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美元的支撑,笔者认为,印尼卢比兑美元在年内会维持继续下探的态势,到2018年年中,有可能从目前的13.300退至13.700的价位。
泰铢今年在亚洲货币群里表现较为优异。从2017年年初至8月初,泰铢对美元以上涨了7.8%。从经济基本面看,泰国这几年的增长表现较为平淡,但旅游和基建发展较为突出。2017年一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率为3.3%,稍高于2016年四季度的3.0%。2017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受政府开销和出口拉动,预计这些动能仍会延续至2018年。
旅游业和基建是泰国经济的两大亮点。泰国一直是东盟里的旅游大国,旅游收入对GDP的占比从2013年的9%窜升到2016年的17.7%,比全球平均的9%翻了近一倍。从目前的数据看,2017年应该还会创新高。蓬勃的旅游业的背后有赖于泰国旅游基建的发展。出于工业转型和旅游需求,以及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泰国政府近几年来大力推动基建投资。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及泰国4.0政策经济战略目标。EEC有望为泰国带来长期益处,尤其是提升其经济地位。
政治因素方面,巴育所领导的军人政府在2014年执政后就着力维持稳定的政治环境,以继续吸引外资和旅客前往泰国。现在离2018年泰国选举仅剩一年有余的时间,相信巴育政府会在这段时间快马加鞭为经济战略布局,以提升泰国的竞争力。
泰铢目前仍保持相对坚挺的态势,但泰国央行已多次对过强的汇率表示关切,不过也尚无迹象显示央行会出手干预遏制泰铢的升势。截至2017年7月,泰国通胀率仍在低位运行,甚至在5—6月还出现了轻微的通缩。预计除非通胀率突发性超出央行所容忍的区间,泰国央行今年会按兵不动,维持宽松政策和基准利率在1.5%的水平。因此,泰铢未来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尽管资本持续的流入仍然会支持本币。预计年内泰铢会回吐一些对美元的涨幅,到2018年年中,会从目前的33.25微跌至34.30。
2017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的GDP增长率年化终值为2.9%,超出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年初开始的出口复苏带动制造业连续两个季度以高于8%的年化速度扩张,大大超出2016年0.7%的增幅。然而,受到互联网科技的影响,新加坡工作岗位出现流失,影响到个人消费和零售等领域的增长。餐饮业已连续两个季度萎缩,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
整体上,新加坡2017年全年的GDP增长应该不会偏离官方预测的2.5%(仍高于2016年2%的实际增长率),且这种低增长率的局面很可能至少延续2到4年,直到由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所主导的经济改革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在这种背景下,预计未来新元汇率走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不过,这并不代表新元会进入贬值通道。
新加坡没有自身的利率政策,投资者主要关注的是新加坡央行金融管理局(MAS)的政策和态度。预计金管局会在10月的政策公告中宣布继续维持新元政策的“中性”立场,以支撑经济增长,并以更大的灵活度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美联储“缩表”事项。接下来,新元有可能回吐在2017年上半年兑美元的涨幅,在未来的12个月内,从当前的1.36调整至1.42的价位。
对于东盟国家的货币而言,除了本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及政治风险外,美联储的政策及其主导下的美元走势,也是影响其表现的重要因素。而美联储一旦开启缩表,势必会冲击东盟国家。问题的关键是其受到的冲击程度如何,是否会导致货币的大幅贬值以及相应国家资本大幅外流等较为严重的现象。
事实上,早在2013年的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关于会在当年晚些时候启动减缓债券购买节奏(即为taper,“缩减”)的说法,就曾引发市场大范围的波动(当时被称为“缩减恐慌”),导致东盟主要成员国的汇率平均下跌9%,印尼卢比更是暴跌20%。
不过,笔者认为,在美联储未来缩表的过程中,东盟国家市场不会再出现2013年“缩减恐慌”时的惨烈情况。首先,东盟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已得到改善,足以抗御热钱的流出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其次,区域内的各国央行也比以往更加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更愿意出手防止市场的偏离。最后,来自中国稳定的市场和政策导向,如“一带一路”倡议,也会给东盟市场提供相当有力的支持。
因此,展望未来,虽然美联储启动缩表有助于抬升美元,东盟国家的货币因此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但受冲击的程度不会太大。未来东盟国家货币的具体表现,主要还是取决于各国自身的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政治风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作者单位:大华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