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2017-12-10 04:57汤恩昱汤庆熙
北方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治主体体系

汤恩昱,汤庆熙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这一部署为黑龙江省的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情,提出了对策建议。尤其提出加强和扶持治理型社会组织建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

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治理型社会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一重要部署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为黑龙江省的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黑龙江省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现状及经验

当前,黑龙江省很多地方都对社区治理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实践探索,普遍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社区复合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复合,功能融合互补,目标多重统一,政府治理和服务网络布局合理的社区治理格局。这种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强调多元参与,重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使社区从“政府本位”的管理向“社会本位”的治理迈进了一大步。二是注重依法治理,构建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在法治框架下,形成了既有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居民自治,又有政府权利、市场权利、社会权利、公民权利充分尊重的全领域式民主治理。体现了以人为本治理理念。三是建立社区扁平化服务体系,通过成立社区服务工作站综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涉及民生服务事务下沉,减少社区服务层级,把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实现了社区事务的“全面”办理。四是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构建社区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认同,从而使社区治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社工队伍。使社区工作涵盖了教育、司法、社保、养老等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构建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是治理观念的挑战。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是共治,是权利的重新分配,这是对当前由政府掌控社区治理资源的传统治理模式的本质性改变。二是制度的挑战。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具有合法性依据,社区治理本质上说是由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追求的是法治和善治。因此,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立法和制度。三是主体的挑战。“共建共治共享”,谁来“共”,这就涉及到治理主体的界定和培育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多元主体共治,但实践中政府以外的主体却无法更好地发挥社区治理作用。四是人才的挑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社区专业化、职业化服务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实践依据。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格局和建设社区治理体系的精神实质,并始终以这一重要部署指导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其次要加强智库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科技进步必然带来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具有方向性(矢量)和不可逆性。把理论研究的智库成果和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实践有机结合,把智库外脑变为内脑,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社区治理大环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结合黑龙江省的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加强社区治理地方立法,充分赋予社区法律、制度供给;在法律框架下明晰多元主体权责范围、平等地位、规范运行程序;引导多元社区治理主体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参与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既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提升我国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充足的投入等硬性保障,同时,还需要积极向上的参与型社区文化。即需要政府有意培育和扶持,还需要社区居民的自我努力和实践。政府在大力普及基础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利用社会、社区等多种渠道对公民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公民的独立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强化公民的主体性、责任感;加大对社区居民进行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社区治理的观念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由、平等、宽容、理性妥协、互惠互利,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治理意识,并与公民品格教育相结合,使其内化为公民个体的道德品质;增强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提高普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技能。使社区居民在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不断感知自身对公共生活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公共生活的价值,真正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

三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式社区治理新格局。吸收耗散结构理论和多中心理论新思维,通过开放式治理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按照十九大的顶层设计加强体制创新,构建“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通过“负熵”的不断输入,打造具有内生活力的现代社区。

四是不断培育治理型社会组织和服务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区治理主体的合法性、代表性和全面性建设,加强社区业主大会、业委会、服务协会、群众性社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基层政权组织体系改革,构建新型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关系。强化社区的社会功能,赋予社区及相应主体相应的法律地位。根据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改变现有的“委、居、站、办”社区组织结构模式,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大社区”治理格局,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还需要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治理型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关于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定位社会组织在深化改革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了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进程。十九大更加强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把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阐述的更为详细,把社会组织改革、建设和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期。所以说,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体系离不开社会组织,尤其是治理型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所谓治理型社会组织是指“多元主体共治”中偏向于担当、行使和维护所属权力的社会组织;不同于以利益为导向的服务型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和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宣传现代社区治理理念,树立“共建共治共享”思想,通过有效参与,体现多元主体共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推进黑龙江省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五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构筑现代化的社区治理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体系,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高效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使智慧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网络安全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按照十三五期间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规划要求,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深入推进公共安全网络建设,同时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六是加大财政投入及合法性确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福利再分配的重要平台,如社保医保、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等。也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彰显社会公正的重要平台。所以要从法律层面明确财政支付的合法性,并加大财政投入。将社区公共服务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财政对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和政策引领。探索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投资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社区居民自筹和社会组织投资相结合的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和推广社区公共服务PPP模式。十九大强调的特别具体“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七是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人才的培养。社区治理需要大量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作支撑,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治理型和服务型人才培养,更新治理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服务观,构建社区治理的公共价值共识,不断加强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首先要树立社区治理人才的现代社区治理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兼顾多元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和不同居民的不同价值取向,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其次是不断提高社区治理人才的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不断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总之,开展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猜你喜欢
共治主体体系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多元共治”乐融融
论碳审计主体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